「43歲夫妻買2000萬預售屋?專家搖頭:這3個致命盲點將毀了你的退休生活!」
「43歲夫妻買2000萬預售屋?專家搖頭:這3個致命盲點將毀了你的退休生活!」
「薪180萬、存款800萬就敢衝?網友驚曝:他們沒算到『這個』...」網友提問,打擾各位, 43歲夫妻年薪180萬(名下無房產及貸款, 2位6 & 4歲孩童), 存款800萬(先付房款600/裝潢100萬), 股票約150萬(股息月領約1萬), 想請問這樣應付2000萬預售屋可行嗎?
這對夫妻的困境,正是台灣許多中產家庭的縮影—手握增值房產,卻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。
他們的透天厝市值2000萬,背負1000萬貸款,先生因健康亮紅燈想退休,太太已無固定收入,而房子還帶著「鐵路地下化」的增值期待。這道選擇題,在網路上掀起激烈論戰,也暴露台灣高房價時代的殘酷現實。
▍「賣房派」與「留房派」議論
支持賣房的網友直言:「健康不能等!我叔叔硬撐房貸,結果中風後房子被法拍,現在租屋度日。」這派主張,退休後沒有穩定收入卻背負千萬房貸,無異於走鋼索,一旦利率再升或健康惡化,可能瞬間崩盤。他們建議賣掉透天,換購較便宜的公寓,保留500萬現金作為退休金,至少能安穩度日。
然而,留房派則反駁:「通膨時代,賣掉就買不回來了!」有網友分享慘痛經驗:「我們賣掉透天換小房,結果小房也漲,現在連公寓都買不起。」這派認為,透天厝的稀缺性與鐵路題材的增值潛力,未來可能讓資產翻倍,現在賣掉等於放棄長期利益。他們建議以房養老,例如增貸或隔間出租,既能保留資產,又能創造現金流。
▍專業房仲的提醒
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房仲透露,這類案例最怕「情感綁架理性」:「很多客戶捨不得『起家厝』,但忽略現實壓力。」他提出三項關鍵評估:
現金流是否足夠:退休後每月至少要有5萬被動收入,現有租金加500萬現金的利息能否達標?
題材真實性:鐵路地下化是確切計畫還是政治口水?實際動工時程與影響範圍必須查證。
隱形成本:賣房仲介費、新房裝修、搬家費用,至少會吃掉150萬,這筆錢是否負擔得起?
▍太太的焦慮
苦主太太私下透露更多糾結:「40年的老透天一直在修,房客抱怨漏水,每次修繕都是錢。」但先生卻捨不得庭院:「他說退休後想種花,住公寓就沒這空間了。」這種情感與現實的拉扯,讓決定更加艱難。
▍網友親身經歷
網友阿凱分享慘痛經驗:「我們當初也猶豫不決,結果先生突然中風,收入中斷,房子最後被法拍。」他沉痛建議:「健康出問題時,優先降負債才是上策。」但也有反例,網友小茹堅持不賣房,靠出租度過難關,現在房價已漲到2500萬:「幸好當初沒賣,不然現在更買不起。」
這場論戰沒有標準答案,但凸顯了台灣高房價下的世代焦慮—當房子既是「資產」也是「負債」,該如何取捨?或許真正的問題不在「該不該賣」,而在「我們的社會,是否讓退休生活變得如此艱難?」
#你的看法是什麼?
→ 「健康優先,賣房換現金」
→ 「咬牙撐住,資產留未來」
→ 「折衷方案,賣大買小兩間」
(留言區已戰翻,有人怒噴「退休還背房貸是自殺」,也有人反嗆「賣房才是被通膨吃掉」⋯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