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貸8成變6成?原來銀行和你想的「八成」根本不一樣!
房貸8成變6成?原來銀行和你想的「八成」根本不一樣!
最近有個朋友興沖沖地買了間1,000萬的房子,心想:「貸8成就是800萬,自備200萬剛剛好!」結果銀行核貸時卻說只能給600萬,氣得他差點昏倒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原來銀行說的「8成」和你想的「8成」,根本是兩回事啊!
「你的8成」vs.「銀行的8成」差在哪?
買方算法(樂觀版)
「成交價1,000萬 × 8成 = 貸款800萬」→ 自備款只要準備200萬就好
銀行算法(現實版)
「銀行估價900萬 × 8成 = 貸款720萬」「再扣掉你其他負債,最後核貸600萬」→ 突然要多掏200萬現金
為什麼銀行估價總是比成交價低?
銀行怕你買貴了
最近房市波動大,銀行估價通常會比實際成交價保守5-15%。像台北老公寓、高雄新重劃區特別明顯。
地段有隱形扣分
如果房子在巷弄太深、靠近福地、或是沒有電梯的老公寓,銀行估價會再打折。
銀行額度控管
季底或央行緊縮政策時,銀行會故意估低一點來控制放款量。
被銀行估價氣到?3招反擊術
第1招:幫銀行「補課」
整理同社區最近3個月實價登錄
提供裝潢估價單(證明買價合理)
找2家以上估價公司報告
第2招:換家「識貨」的銀行
地區型銀行(如京城、台中商銀)對當地行情較熟
自己的薪轉銀行通常願意估高一點
外資銀行(如滙豐、渣打)較不看地段偏見
第3招:玩數字遊戲
先爭取30年改40年貸款,讓月付金降低
用「寬限期」減少前期還款壓力
把裝潢費併入貸款(有些銀行可接受)
簽約前必做「防縮水」檢查
先問清楚銀行估價
不要傻傻用成交價算,直接問:「以這個地址,你們最近估價多少?」
合約加這條保命
「若銀行核貸不足成交價幾成,買方有權無條件解約」
自備款多抓2成
就算說能貸8成,實際要準備到總價的30-40%最安全
專家小聲說
某銀行房貸主管偷偷告訴我:「其實我們最怕遇到拿實價登錄來吵架的客戶...」下次如果銀行估價比成交價低太多,直接把最近3筆成交紀錄拍在桌上,很多行員就會默默重新送審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