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
貸款
房仲
社宅
修繕
Line
「500萬法拍新宅VS750萬老屋含車位」網勸:選錯後悔10年
日盈社宅

「500萬法拍新宅VS750萬老屋含車位」網勸:選錯後悔10年

2025/09/23 |  69 | 加入最愛

「500萬法拍新宅VS750萬老屋含車位」網勸:選錯後悔10年

【M傳媒房產中心/專題報導】

「要買新小宅還是老大樓?」這個問題,近期在網路論壇上引發許多討論。一對夫妻因小孩成長需求,希望購置第三間房產搬出來自住,卻卡在兩個選項難以取捨:一是總價相對親民的法拍華廈 17 坪 2+1 房,屋齡僅 4 年,開價 500 萬;另一則是屋齡 30 年的大樓,室內空間較大,還附車位,總價 750 萬。究竟該怎麼選,成了不少同樣面臨居住升級家庭的縮影。

空間vs.預算難選擇

從需求面來看,夫妻倆的主要考量是「小孩需要獨立房間」。4 年新華廈的 2+1 房設計雖能勉強應付,但總坪數僅 17 坪,孩子長大後恐怕顯得擁擠。相較之下,30 年老大樓雖然屋齡較高,但空間較寬裕,且附帶車位,對家庭未來成長有較大彈性。
價格門檻。新華廈僅需 500 萬,扣除頭期款後貸款壓力相對輕鬆;老大樓則需 750 萬,等於多出 250 萬,光頭期款與每月房貸就可能吃緊。

法拍屋與老屋潛在風險

除了單純的價格與坪數,兩種選擇也各有隱藏風險。
法拍華廈:
法拍屋雖價格誘人,但可能涉及債務糾紛、產權不清、或承租人不願搬遷等問題。若未事先做足功課,未來恐衍生法律或交屋困難,還可能額外增加處理成本。
30年老大樓:
老屋除了建物耐震與管線老舊的疑慮,未來的修繕與管委會費用也可能增加。再加上屋齡超過 30 年,在銀行鑑價與貸款成數上,通常不如新屋有利,變相增加資金門檻。

專家觀點:先看財務,再看需求

賣厝阿明分析,購屋除了滿足眼前需求,更要兼顧長期財務規劃。如果夫妻財務彈性有限,購買 500 萬華廈雖然空間較小,但可減輕貸款壓力,未來若有更大需求,還能以換屋或轉手作為調整彈性。反之,如果收入穩定,能承擔 750 萬大樓貸款,雖屋齡高,但含車位與較大空間,或許更能滿足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居住需求。

買房往往不是單純的數字比較,而是生活品質、財務壓力與長期規劃的平衡。新小宅的優點在於輕鬆上車、貸款壓力低,但可能隨著孩子成長面臨空間不足;老大樓則提供寬裕空間與車位,卻伴隨屋齡與資金壓力。這對夫妻的抉擇,正好反映了當前台灣許多家庭的真實處境──買房不是單選題,而是每個家庭必須面對的多重選擇題。
 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