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波信用管制滿周年 七都房市交易量普遍腰斬
第七波信用管制滿周年 七都房市交易量普遍腰斬
房市風向出現明顯轉變,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實施滿一年後,各地交易量大幅下滑。永慶房產集團依據最新實價登錄資料比較政策前後各11個月的房市交易情況發現,七都整體交易量普遍減少四成以上,其中新竹、台中跌幅最為明顯,顯示房貸緊縮政策已對購屋市場形成實質影響。
根據統計,新竹縣市政策前交易量為6,695件,政策後降至2,919件,減幅高達56.4%,居七都之冠。
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,新竹地區受惠竹科產業帶動,長期房市活絡且價格偏高,高總價產品受到信用管制影響,貸款難度提高,直接壓抑購屋意願,交易量因此大幅縮減。
台中市的交易量也由20,369件降至9,479件,跌破萬件門檻,減幅53.5%。台中雖有多個重劃區及大量推案,但由於信用管制實施後貸款審核趨嚴、自備款門檻提高,加上部分區域公共建設及交通尚不完善,剛性需求支撐不足,使交易量降幅顯著。
北部三都交易量同樣受挫。
桃園市由17,250件減至8,651件,減幅49.8%;新北市由26,670件縮至13,528件,減少49.3%;台北市則從11,950件降至6,127件,跌幅48.7%。雙北地區住宅總價較高,信用管制後貸款審核嚴格、購屋門檻上升,使市場多採觀望態度,交易量因此大幅減少。桃園雖地理位置稍偏,但機場捷運及重劃區帶動首購及通勤族需求,仍因貸款收緊而交易動能受抑。
南二都方面,台南市交易量由8,812件降至5,029件,跌幅42.9%;高雄市由15,908件降至8,569件,減幅46.1%。
南部相對北部購屋門檻較低,因此量縮幅度稍緩,但信用管制仍對市場造成明顯衝擊。南科、台積電等產業效應雖仍在,但隨著市場降溫及貸款條件收緊,購屋族群財務能力有限,買方態度趨保守,導致交易萎縮。
整體而言,第七波信用管制實施一年以來,七都房市均呈現明顯降溫態勢,高總價區域及熱門重劃區受衝擊最大。短期內房市成交量可能仍維持低檔,市場將由過去追求價格漲幅的投機性買盤,逐步轉向自住與剛性需求導向,房市走向更加理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