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現況交屋」不是免責金牌!屋主仍要負瑕疵擔保責任 | M傳媒
「現況交屋」不是免責金牌!屋主仍要負瑕疵擔保責任 | M傳媒
M傳媒房產中心/專題報導
「屋齡剛滿一年的新古屋,竟要當成中古屋『現況交屋』?」當建商保固遇上轉手交易,買方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?一位購屋新手正面臨這樣的難題:物件全新未住,卻因前手未驗屋,仲介堅持以現況交屋,讓這間「類新成屋」成了保障不明的交易標的。
首先必須釐清一個重要觀念:
建商保固確實是「跟房子走」,就像二手車在原廠保固內出問題,車主仍享有維修權益。但房屋與汽車最大的不同在於,許多隱蔽性瑕疵需要透過專業驗屋才能發現,而前手屋主放棄驗屋的決定,確實為後續買家埋下了風險伏筆。
仲介主張的「現況交屋」雖是中古屋交易常態,但屋主對於瑕疵膽保責任依然存在,對於這種屋齡僅一年、從未入住的「新古屋」來說,這樣的處理方式略顯粗糙。關鍵在於,所謂「現況」應該包含建商保固權益的完整轉移,而不只是單純的物件現狀交付。買方有權要求前手屋主提供原始買賣契約與相關保個責任資訊。
實務上,較為保障的做法是在簽約時加入「驗屋附加條款」。
具體作法可以是:約定簽約後用印前進行專業驗屋,若發現結構安全、漏水、電力等重大瑕疵,賣方應在交屋前負責修復,或從尾款中扣除相應修繕費用。這樣的條款對賣方而言並不吃虧,因為多數建商在保固期內都會負責處理瑕疵。
另一個重要考量是「保固期限的計算」。
許多建商保固是從第一次交屋日起算,這意味著這間屋齡一年的房子,設備保固的部分可能只剩下數個月。買方需要確切了解各項保固的剩餘期限,才能在議價時掌握更完整的資訊。
從風險管理角度,這類未經驗屋的新古屋,最常見的問題包括:
窗戶氣密性不足、牆面平整度偏差、地磚空心、排水管線順暢度等。這些問題雖然不影響結構安全,但修繕起來既花時間又耗金錢。專業驗屋的價值就在於提前發現這些潛在問題,讓買方在交易前就能評估後續成本。
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賣方堅持不願配合任何驗屋安排,買方就需要提高警覺。這可能意味著賣方對房屋狀況缺乏信心,或是急於脫手避免後續責任。在這種情況下,與其勉強交易,不如考慮其他更透明的物件。
最後提醒購屋族,在簽約時務必白紙黑字載明「建商保固權益轉讓」條款,要求賣方提供所有原始文件,並約定協助後續與建商接洽的義務。畢竟,買房是人生重大決定,與其事後糾紛,不如事前多一份謹慎,讓這間本該充滿期待的新居,不會成為煩惱的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