繞過房仲直接找屋主下場慘!專家揭「自成交陷阱」:省服務費卻賠更多
繞過房仲直接找屋主下場慘!專家揭「自成交陷阱」:省服務費卻賠更多
帶看後私洽屋主恐遭求償佣金 3大風險與自保策略一次看懂
近期有網友在房產社群上提問:「我有喜歡的房子,仲介已帶我看過,後來我發現屋主自己也在591上刊登物件。請問我可以直接去跟屋主談價格,自己成交嗎?」這個問題觸及到房市中「仲介角色」與「直接成交」的法律與操作界線,對許多首次購屋者來說十分實用。
繞過仲介的3大風險
專家指出,若屋主已委託仲介簽訂專任或一般仲介合約,即便屋主自行在網路上刊登,仲介仍可能享有「成交佣金」的權益。購屋者若繞過仲介直接與屋主交易,可能面臨以下風險:
1. 佣金求償:仲介可能依合約向屋主或購屋者要求費用
2. 法律糾紛:可能因違反仲介合約條款而產生法律爭議
3. 缺乏保障:失去仲介在議價、驗屋、合約審閱的專業把關
合約狀態是關鍵
在法律層面,仲介合約通常明定:
屋主在合約期間若成交,無論是否透過仲介帶看,仲介都有權收取約定佣金。專家建議,若真的想直接談,可以先查明屋主與仲介的合約狀態,避免因不知情而捲入糾紛。部分屋主若尚未簽仲介專任約,則理論上可自由交易,但購屋者仍應保持交易透明,並書面確認成交條件,避免日後產生債務或違約爭議。
自成交vs透過仲介比較表
3大自保策略
1. 查證合約狀態:確認屋主與仲介的合約類型及有效期
2. 書面記錄:所有交易條件都應以書面形式明確記錄
3. 專業協助:即使直接交易,也應尋求律師或代書協助審閱合約
賣厝阿明觀點
仲介帶看後,購屋者想直接跟屋主談,核心問題是「合約責任與資訊透明」。若屋主已簽專任或一般仲介約,私下交易仍可能涉及佣金爭議;若屋主尚未簽約,理論上可自由成交,但建議保留書面往來,清楚紀錄價格與條件。雖然省下仲介費看似划算,但專業仲介的經驗在議價、合約審閱、驗屋檢查上具有保護作用,避免未來糾紛。對購屋者來說,最安全的方式是:尊重仲介合約義務,必要時透過仲介協助議價與簽約,或與屋主透明討論交易模式,並書面記錄所有條件。房屋交易不是只談價格,更是法律、風險與保障的綜合考量,盲目自行成交可能付出更多隱性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