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明Line帳號

農地種電將影響農保資格與農地稅務

農地種電將影響農保資格與農地稅務

2025/03/18 |  102 | 加入最愛

農地種電將影響農保資格與農地稅務

農業部今天強調,農地的核心價值在於農業生產,綠能等附加用途不應影響農地的農業使用。根據現行法規,農地若不再用於農業生產,將無法取得農用證明,變更使用後不僅會被課徵地價稅,移轉時還需繳納土地增值稅,甚至可能因水泥化等基礎設施而無法恢復為農地。

 

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副司長黃新達指出,為避免農地零星種電影響農業生產環境及景觀,民國109年修正的「農業主管機關同意農業用地變更使用審查作業要點」規定,2公頃以下的農地不得變更為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使用。230公頃的農地變更需經地方政府區委會審查,30公頃以上則需內政部區委會審查。

 

黃新達進一步說明,農地變更為非農業使用後,將無法取得農用證明,地主會收到地價稅繳費單。此外,許多農地種電的出租合約長達20年,未來土地移轉(如買賣、繼承、贈與)時,還需繳納土地增值稅、遺產稅或贈與稅。

 

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也提醒,若農民未保留至少1分地進行實質耕作,將影響其從農資格與農保權益。雖然未來條件符合時可將土地移轉回來,並合併計算原有年資,但若農地因大面積基礎設施(如水泥化)而影響地力,可能無法恢復為農地。

 

農業部呼籲農民,在考慮農地種電前,應全面了解其對農地使用、稅務及農保資格的影響,確保自身權益不受損。不過,牧場設施屋頂加裝光電板,或政府盤點的不利農業經營區,則不受上述限制影響。

 

農地種電雖然能帶來租金收益,但其背後隱藏的成本與風險不容忽視。從稅務負擔到農保資格,甚至農地的永久性變更,都可能對農民的長期權益造成影響。農業部提醒農民,在做出決定前應充分了解相關法規與影響,確保農地的永續利用與自身權益的保障。畢竟,農地不僅是生產的基礎,更是農業永續發展的關鍵!

 

#農地種電 #農業部 #農保資格 #地價稅 #土地增值稅 #農地永續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