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屋後,家具留給買方處理可以嗎?
交屋後,家具留給買方處理可以嗎?
最近準備賣房子,仲介建議可以把家裡的家具留給買方,省去清運的麻煩。這個提議聽起來不錯,但實際操作上該怎麼處理才不會有後續糾紛?畢竟每個買方對「交屋現況」的期待不同,留太多可能被嫌佔空間,留太少又怕影響賣相。
在房屋交易中,雖然原則上是「現況交屋」,但家具去留其實很有彈性。多數買方期待的是大型家具如衣櫃、床組、沙發等能夠清空,但對於固定在牆面的系統櫃、櫥櫃,或是品質良好的家電,反而希望能夠留下。如果家具的狀況不錯,像是知名品牌的冰箱、洗衣機,或是與裝潢一體成型的收納櫃,留下來反而能為房子加分,甚至成為議價的籌碼。不過要特別注意,這些保留的物品一定要在契約中清楚載明品牌、型號和數量,並拍照存證,避免交屋時產生爭議。
有些家具則建議無論如何都要處理掉。像是神明廳的設備,由於涉及個人信仰,多數買方都不願意承接;使用多年的寢具,即便當初買得很高級,也會讓人有衛生疑慮;而超過五年以上的老舊電器,可能被視為需要額外處理的負擔,反而降低房子的價值。
當仲介主動建議留下家具時,可能有幾種考量。也許買方本身就想找「附家具」的房子,省去重新購置的麻煩;或是對方是投資客,希望節省重新配置的成本;當然也有可能你的家具確實很有質感,能提升整體賣相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曾經有案例是賣方好心留下昂貴的進口廚具,結果買方入住後嫌不符合使用習慣,反而要求拆除,最後還衍生額外的費用糾紛。
比較保險的做法是,先請仲介詢問買方對家具的具體需求,了解他們希望保留哪些、清除哪些。對於確定要留下的物品,建議拍攝詳細的現況影片,並在契約中附加「家具現況確認書」,清楚列出保留物品的清單和狀態。如果是具有紀念價值或特別貴重的物品,還是建議自行帶走,避免日後產生不必要的誤會。
交屋前的清理程度,其實會影響買方對房子的第一印象。與其全部清空讓空間顯得冷清,不如適度留下幾項實用的家具,讓買方能想像未來的生活場景;但也不能留太多雜物,讓人覺得還得花力氣處理。找到平衡點,才能讓交易順利完成,買賣雙方都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