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校周邊「孟母宅」熱潮:頂級學區房成新世代資產配置
私校周邊「孟母宅」熱潮:頂級學區房成新世代資產配置
台灣正掀起一股「教育置產」風潮!隨著家長對教育資源的重視程度攀升,雙北七大明星私校周邊房市出現特殊現象:高資產家庭為縮短孩子通勤時間,直接在校區周邊購置「第二住宅」,這種兼具教育投資與資產保值功能的購屋模式,正在重塑都會區房市版圖。
大安區「學區豪宅」每坪破百萬
永慶房屋最新調查顯示,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延平中學周邊住宅,以平均單價112.8萬元、總價近5000萬元位居私校首選。該區段帝寶、仁愛吾彊等頂級豪宅林立,形成特殊的「學區豪宅圈」。
房產專家分析,這類購屋族群多具備三大特徵:
企業主或高階專業人士
已有市中心主要住所
將學區房視為「教育剛需」兼「抗通膨資產」
同屬大安區的復興中學周邊也不遑多讓,平均單價108.3萬元,仁愛圓環商圈加持下,吸引重視生活品質的醫師、金融業高層進駐。當地房仲透露,有家長為讓孩子多睡30分鐘,不惜砸下近億元購置步行5分鐘內的豪宅,甚至出現「買房比繳學費更划算」的極端案例。
北投、文山區成「CP值首選」 掀跨區購屋潮
相較於蛋黃區的天價,北投薇閣中學周邊平均單價50.5萬元,僅大安區的45%,成為精明家長的新選擇。有趣的是,這裡出現「逆向通勤」現象——不少信義區、大安區家長特地在此購置小宅,平日由管家陪同孩子居住,周末再返回市中心本宅。
文山區再興中學周邊則以56萬元單價、1900萬總價,提供「都會森活」選項。該區近年受惠於「元利四季莊園」等指標建案,吸引重視綠地環境的科技新貴。在地房仲觀察,這類買方通常鎖定3房產品,既滿足陪讀需求,也為未來出租預留彈性。
教育投資三大購屋策略
豪宅學區化:大安區家長偏好「以房養學」,購置具保值性的高端住宅
衛星宅功能化:外圍區段小宅作為平日宿舍,維持市中心主要生活圈
長期持有化:看準明星私校周邊租屋需求穩定,畢業後轉作收租資產
這波熱潮也反映台灣教育資源的集中化現象。當公立學校實施減班政策,頂級私校周邊房產自然成為稀缺資源。不過專家提醒,這類購屋需精算持有成本,例如北市豪宅路段房屋稅可能比私校六年學費還高,建議家長評估長期財務規劃,避免讓「孟母夢」變成「經濟噩夢」。
隨著少子化時代來臨,這種「為教育而買房」的現象,正重新定義台灣「學區宅」的價值邏輯——不再只是公立學校的入場券,更成為高所得家庭傳承教育優勢的戰略資產。圖/google 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