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明Line帳號

都更釘子戶難題:從文林苑到永春案,台灣如何借鏡國際經驗?

都更釘子戶難題:從文林苑到永春案,台灣如何借鏡國際經驗?

2025/02/26 |  121 | 加入最愛

都更釘子戶難題:從文林苑到永春案,台灣如何借鏡國際經驗?

台灣都市更新推動不易,其中「釘子戶」問題更是屢屢引發社會衝突,從早期的文林苑到近年的永春案,都凸顯出都更過程中利益分配、程序正義等深層矛盾。為化解爭議,台灣可借鏡日本「權利變換」與歐洲協商機制等國際經驗,尋求更公平、更有效率的都更解方。

 

一、台灣都更困境:釘子戶難題的社會根源

 

台灣都更釘子戶問題的根源,在於土地產權複雜、利益分配不均,以及程序正義的缺失。首先,台灣都市土地多為私人所有,且產權分散,整合難度高。其次,都更過程中,開發商與地主之間的利益分配往往存在爭議,部分地主認為自身權益受損,因而拒絕參與都更。此外,台灣都更程序缺乏透明性與公眾參與,導致部分民眾對都更產生不信任感,加劇了社會衝突。

 

二、國際經驗借鏡:日本「權利變換」與歐洲協商機制

 

日本「權利變換」:

日本在都市更新中採用「權利變換」制度,將土地所有權轉換為重建後建物的產權份額,並依據土地價值、建物面積等因素進行分配。此制度保障了原地主的權益,也降低了整合難度。此外,日本政府設立「都市再生機構」,作為第三方機構協助都更推動,並提供資金支持與技術指導。

 

歐洲協商機制:

歐洲國家在都市更新中強調公眾參與與協商機制。例如,德國設立「都市更新委員會」,由地方政府、專家學者、居民代表等組成,共同參與都更規劃與決策。英國則推行「社區賦權」政策,鼓勵居民自主參與社區更新,並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持。

 

三、台灣都更未來:邁向公平、效率、永續

借鏡國際經驗,台灣可從以下面向著手,化解都更釘子戶難題:

 

完善權利變換機制:

參考日本經驗,建立公平、透明的權利變換機制,保障原地主權益,並降低整合難度。

 

強化公眾參與:

借鏡歐洲協商機制,建立多元參與平台,讓居民、專家學者、民間團體等共同參與都更規劃與決策,提升程序正義與社會信任。

 

設立專責機構:

成立專責機構,負責都更政策制定、協調整合、資金籌措等工作,並提供專業技術支持,提升都更效率。

 

導入多元資金:

引導民間資金投入都更,並提供稅賦優惠等政策誘因,擴大資金來源,加速都更推動。

 

重視永續發展:

將綠建築、智慧城市等概念納入都更規劃,打造低碳、宜居的永續社區。

 

【M傳媒】都更不僅是城市面貌的更新,更是社會利益的重新分配。唯有透過制度創新、公眾參與、永續發展,才能化解都更釘子戶難題,實現公平、效率、永續的都市更新目標。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