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
貸款
房仲
社宅
修繕
Line
新青安擴容也難救市?七都預售市場陷冰河期 週來人僅8組創歷史新低
日盈社宅

新青安擴容也難救市?七都預售市場陷冰河期 週來人僅8組創歷史新低

2025/09/30 |  21 | 加入最愛

新青安擴容也難救市?七都預售市場陷冰河期 週來人僅8組創歷史新低

政策善意難敵市場觀望 高雄逆勢成長五成成唯一亮點M傳媒財經中心/專題報導】

儘管政府九月針對新青安貸款大開善門,不僅取消《銀行法》72-2條限制,更將換屋族出售舊屋的期限從一年放寬至18個月,但這股政策暖風顯然未能融化預售市場的冰層。根據591新建案最新統計,七都九月平均週來客量暴跌至僅剩八組,較八月再減兩成,創下歷史新低。尤其台南市月減幅度高達八成最慘烈,僅高雄市在平價案帶動下逆勢成長五成,成為黯淡市場中的唯一星光。

 

數據透視:北冷南溫的市場分化 

這份調查揭露了當前預售市場的嚴峻現實:台北市、新北市、新竹縣市來客量均月減逾兩成,桃園市減少一成,台中市勉強持平。唯獨高雄市從每週六組增加至九組,成長五成。房價基期高的地區消費者態度格外謹慎,顯示在利率與經濟前景未明下,購屋決策已從衝動轉為極度理性。

台南市的暴跌特別值得玩味。八月間永康、東區等精華地段指標案,憑藉品牌與地段優勢仍能創造單週20組以上來人,但九月卻快速消退。這反映當前市場「有話題無買氣」的特殊現象,消費者願意看屋,卻不願輕易下訂。

 

高雄突圍:平價策略喚回自住客 

在一片慘澹中,高雄成為唯一亮點。近兩月北高雄楠梓區多個新案公開,且價格不再創高,逐漸喚回自住買方。特別是高大特區周邊,在業者調整定價策略後,出現久違的看屋人潮。然而,林哲緯也提醒,關稅戰等國際變數仍影響市場信心,整體推案量相對有限,這波回溫能否持續仍有待觀察。

進一步分析來客表現較佳的個案,如台北中正區「皇翔柏金」、板橋「協和新中興」、桃園觀音區「嚮未來-瞄美」等,不難發現建商品牌與地段仍是突圍關鍵。但即使表現最佳的個案,週來客20組已屬難得,與全盛時期動輒40-50組相比,仍差距甚遠。

 

政策失靈:新青安為何救不了預售市場? 

新青安貸款鬆綁原被市場寄予厚望,為何效果不彰?業內人士分析,問題核心在於: 

1. 總價天花板限制:新青安貸款上限1000萬元,在雙北等高房價區難以找到合適標的 

2. 預售屋履約風險:近期爛尾樓爭議讓消費者轉向成屋市場 

3. 經濟不確定性:全球經濟波動與就業市場隱憂,削弱長期負擔房貸意願 

當前市場已從「價格認同」轉向「價值認同」,消費者不再盲目追價,而是精算CP值。這解釋了為何部分定位明確、價格合理的個案仍能維持基本來客,但多數創高價案則門可羅雀。

 

M觀點:市場重開機的必然與轉機 

這波預售市場冰河期,實為房市健康調整的必然過程。從M觀點觀察,當前困境背後隱藏三大轉機: 

1. 定價回歸理性:業者被迫重新思考定價策略,有助市場長遠發展 

2. 產品重新定位:自住需求成為唯一支撐,設計將更貼近實際生活 

3. 汰弱留強加速:體質不佳建商退場,有利產業健全化 

 

對消費者的建議是:與其追尋市場最低點,不如聚焦「負擔能力內的最佳選擇」。特別是首購族,可善用新青安優勢,鎖定總價1200萬內、品牌建商、生活機能成熟的標的。而換屋族則應把握市場平穩期,仔細比較各案條件,爭取更大議價空間。

市場從不缺少機會,只缺少發現機會的眼睛。這波預售市場寒冬,正是理性購屋者難得的進場時機。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