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借名登記稅務地雷】繼承人討回土地竟要多繳百萬稅金?
【借名登記稅務地雷】繼承人討回土地竟要多繳百萬稅金?
新竹縣稅務局最近揭開一個許多家庭都會忽略的稅務陷阱!許多長輩習慣把土地「借名登記」在子女或親友名下,以為只是暫時保管,沒想到這個常見做法,竟可能在討回土地時引爆驚人稅負。
真實案例:一場價值千萬的家族教訓
林家的故事就是血淋淋的教訓。90年間,林爸爸出資買地,為省麻煩直接登記在弟弟名下。20年後林爸爸過世,子女們打官司要回土地時,竟被國稅局要求補繳「土地增值稅」—而且是以叔叔當年取得土地時的公告現值計算,不是用繼承時的行情!
稅務局的魔鬼細節
「返還」=「買賣」:法律上,討回借名土地視同一次新的所有權移轉
稅基時間點陷阱:稅額計算從「借名人取得時」起跳,不是繼承時
繼承的是債權:子孫只能繼承「要回土地的權利」,而非土地本身
驚人試算(以新竹某案例):
90年公告現值:100萬 → 110年公告現值:500萬
增值稅率:20%
應繳稅額:(500萬-100萬)*20% = 80萬
如果當初直接登記在自己名下,繼承時根本不用繳這筆錢!
專家建議的3道防火牆
白紙黑字寫清楚:借名登記要簽正式契約,載明「實際出資人」
定期換約:每2-3年更新契約,佐證真實法律關係
生前過戶:趁身體健康時及早處理,避免繼承後衍生稅務問題
新竹縣稅務局官員私下透露,這類案例每年超過百件,很多家族都是打贏官司才發現要補稅,反而衍生更多糾紛。與其事後補救,不如一開始就做好財產規劃,才能真正「保產」又「保情」!圖/google 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