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地交易市場「冷颼颼」!建商改玩合建、都更,搶地變搶「合作」?
土地交易市場「冷颼颼」!建商改玩合建、都更,搶地變搶「合作」?
還記得去年建商搶地搶到「爆炸」的盛況嗎?今年第一季,土地交易市場卻明顯「冷颼颼」,建商們不再大舉買地,反而轉向合建、都更、捷運聯開案等合作模式。這一切,都要歸功於政策打房、土融貸款成數壓低至4成,以及銀行貸款趨於嚴苛的「三重打擊」。建商們紛紛表示:「搶地太燒錢,還是合作比較划算!」
政策打房有感,建商購地動能大減
去年,建商們像是「搶地大戰」的主角,今年卻變成了「合作達人」。根據統計,今年以來上市櫃建商取得的34筆土地中,超過5成8是透過合建、都更、公辦都更或捷運聯開案等方式取得,真正「買斷」的土地只有14筆,占比不到4成。
為什麼建商們不再瘋狂買地?原因很簡單:
政策打房:限貸令、囤房稅2.0等政策讓建商購地成本大增。
土融貸款成數壓低至4成:銀行貸款趨於嚴苛,建商資金壓力山大。
風險考量:避免負債比攀升,降低資金積壓在購地上的風險。
合建、都更成新寵,建商搶「合作」不搶地
在這樣的背景下,合建、都更、捷運聯開案成了建商們的新寵。今年搶地最積極的建商包括達麗、愛山林、潤泰新,但他們搶的不是地,而是「合作機會」!
達麗:合建分屋,分散風險
達麗在新北泰山段斥資1.15億元取得243坪土地,並簽下合建分屋土地約670坪;在台南歸仁以7.25億元買下1,353坪土地;還得標了高雄左營廓後段公辦都更案,面積高達1萬多坪。達麗的策略很明顯:合建分屋,分散風險!
愛山林:公辦都更,間接投資
愛山林則透過公辦都更案和合建案取得土地,包括台北市南港台電CR-1公辦都更案、新竹合建案,以及與高雄郡都建設的合作案。特別的是,愛山林還以3億元取得郡都建設的丁種特別股,間接投資橋頭區後壁田建案,未來將按出資比例分配稅後純益。這種「間接投資」的模式,既降低了風險,又確保了收益,可謂一舉兩得!
潤泰新:合建案為主,穩紮穩打
潤泰新則簽下了新北新泰塭仔圳市地重劃區2,731坪合建案、新北新店十四張區段徵收2,962坪合建案,以及北市大安區逾900坪都更案。潤泰新的策略是穩紮穩打,透過合建案降低資金壓力,同時確保土地資源。
建商的保守策略:搶建照、暫停開工
在限貸令的陰影下,建商購地動能明顯下降。業者分析,上半年政策打房無鬆綁跡象,預售推案將急凍,建商將暫停土地進貨。對於地方政府的容積移轉政策即將轉為繳納容積代金的地區,建商們可能會採取「先搶建照、暫停開工,必要時展延建照」的保守策略。
今年的土地交易市場,從去年的「搶地大戰」變成了「合作達人」的舞台。建商們不再瘋狂買地,而是透過合建、都更、捷運聯開案等方式,降低風險、分散壓力。未來,隨著政策打房的持續影響,建商的保守策略可能會成為市場主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