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
貸款
房仲
社宅
修繕
Line
新青安水龍頭打開,買房變簡單了? 專家籲回歸價值本質
日盈社宅

新青安水龍頭打開,買房變簡單了? 專家籲回歸價值本質

2025/09/25 |  23 | 加入最愛

新青安水龍頭打開,買房變簡單了? 專家籲回歸價值本質

【M傳媒房產中心/專題報導】

「新青安水龍頭打開,買房變簡單了?」近期這句在社群平台瘋傳的口號,撩撥許多首購族的神經。然而,房產專家提出警示,低總價物件的甜蜜糖衣下,可能包裹著高維修成本、低貸款成數的苦澀內餡。當政策紅利遇上市場現實,購屋族更需睜大眼睛,看清數字背後的真相。

低總價的雙面刃:坪數縮水與老屋翻修黑洞  

市場上所謂的低總價產品,主要集中於兩大類型:一是坪數精簡的新建案,二是屋齡偏高的老宅。
前者看似單價合理,但扣除公設後,實際居住空間可能僅剩12坪左右,連擺放雙人床與衣櫃都顯得侷促。
更關鍵的是,銀行對於小坪數產品放款趨於保守,原先期待的青安貸款八成額度,很可能在審核階段被打折扣。  

後者雖有總價優勢,卻隱藏著翻修成本的地雷。

一位剛購入30年老公寓的年輕夫妻苦笑:「當初以為省下200萬,結果光是重拉水電、更換管線就花了80萬,還發現牆壁有壁癌問題。」專家估算,老屋翻修成本每坪約需5至10萬元,若加上結構補強費用,總支出可能直逼新房價格。

新古屋的隱形價值:可控成本與保值優勢 

相比之下,屋齡5至10年的新古屋反而顯現出獨特優勢。這類產品不僅避開新完工建案的溢價空間,也度過了交屋後的初始問題期,且多數管線設備仍處於良好狀態。
專家指出:「新古屋的屋況透明度高,貸款成數穩定,長期持有成本反而更低。」此外,中古市場的議價空間較大,對預算有限的購屋族而言,是兼顧品質與負擔的折衷選擇。

市場冷清的真相:不是房價跌,而是選擇變少 

近期市場交易量縮,讓部分買方期待價格大幅修正。但專家解析,這並非房價下跌的信號,而是購屋族財務能力受限下的自然結果。
營建成本持續攀升、土地供給有限等結構性因素,使房價難有回頭空間。就像民生消費品價格易漲難跌,房價一旦建立在新的成本基礎上,便很難回到過去水平。

賣厝阿明觀點:與其追低總價,不如算總持有成本  

賣厝阿明建議,購屋族應跳脫總價迷思,改從「10年總持有成本」角度評估。這包含頭期款、貸款利息、裝修費用、稅金及維護支出等,才能真實反映負擔壓力。他舉例:「與其買500萬老屋再花200萬翻修,不如直接選擇700萬但屋況良好的物件,後者的資金規劃更可控。」

新青安貸款確實為首購族開啟大門,但這扇門後的道路仍需謹慎前行。

與其追逐表面上的低總價幻影,不如務實評估自身需求與長期財務規劃。真正的購屋智慧,不在於買到最便宜的房子,而是找到最能平衡生活品質與資產價值的選擇。畢竟,家的價值從來不只是數字,更是未來十年安身立命的依靠。
 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