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明Line帳號

全國22縣市公告土地現值突破市價9成,台北市連續4年100%

全國22縣市公告土地現值突破市價9成,台北市連續4年100%

2025/03/09 |  130 | 加入最愛

全國22縣市公告土地現值突破市價9成,台北市連續4100%

今年有一個罕見的現象:全國22個縣市的公告土地現值占一般正常交易價格(市價)的比例,全部突破90%!這是26年來第一次。其中,台北市更是連續4年達到100%,也就是公告現值和市價完全一致。如果看全國平均,公告現值占市價的比例從2016年開始連續10年突破90%,今年更達到93.31%,創下歷史新高。

 

什麼是公告土地現值?

公告土地現值是政府每年根據土地交易價格評估出來的價值,主要用來計算土地相關稅費(如土地增值稅、地價稅)。這個數字越接近市價,代表政府的估價越貼近市場實際情況。

 

公告現值占市價比例的變化:

2000年:全國公告現值僅占市價的58.45%,差距很大。

2016年:突破90%,開始接近市價。

2024年、2025年:連續兩年突破93%,今年達到93.31%,創下新高。

 

六都公告現值占比:

台北市:100%,連續4年完全貼近市價。

桃園市:92%

新北市:91.2%

台南市:91%

台中市:90.83%

高雄市:90.72%

 

中南部漲幅落後房價

雖然公告現值逐年調高,但中南部縣市的公告現值漲幅還是跟不上房價漲幅。相比之下,雙北(台北市、新北市)的公告現值漲幅和房價漲幅幾乎一致。這也引發討論:調高公告現值雖然能讓稅賦更公平,但可能會讓房東或賣家把稅負轉嫁給買家或租客,反而推高房價和租金。

 

哪些地方漲最多?

今年漲幅最大:金門縣和新竹市,公告現值占市價的比例都提升了超過2個百分點。

近十年漲幅最大:新竹縣和新竹市,主要是因為科技產業帶動地價上漲,也反映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建設的態度。

 

公告現值和市價的差距

雖然公告現值越來越接近市價,但官方統計的數字和市場真實感受還是有落差。這是因為公告現值是取「中位數」價格計算,而都會區的高價交易往往拉高市價,導致公告現值還是偏低。

 

對民眾的影響:

稅賦增加:公告現值提高,意味著土地增值稅、地價稅等稅費也會增加。

房價壓力:稅負可能被轉嫁給買家或租客,進一步推高房價和租金。

稅賦公平:公告現值貼近市價,能讓土地稅賦更公平,但需要配套措施避免加重民眾負擔。

 

全國公告土地現值占市價比例突破90%,顯示政府估價越來越貼近市場實際情況。不過,這也意味著相關稅費可能增加,對民眾的荷包造成壓力。未來如何平衡稅賦公平與民眾負擔,將是政府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。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