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青銀換居卡關!北市12年免搬「電梯宅」為何僅17戶長輩買單?背後痛點曝光》
《青銀換居卡關!北市12年免搬「電梯宅」為何僅17戶長輩買單?背後痛點曝光》
台北市推動的「青銀換居」計畫遇冷!這項被視為解決高齡者居住正義的創新政策,上路2年多來僅促成17戶成功換居。原來,藏在政策美意背後的,是讓銀髮族望之卻步的三大現實門檻...
百萬稅負成最大攔路虎
計畫要求長輩將原宅交由包租代管業者出租,但這會立即觸發「土地增值稅率暴漲」的致命傷。以台北市精華區常見的30坪公寓為例,原本適用自用住宅10%稅率可能僅需繳納數十萬元,一旦改為非自用,稅額恐飆破百萬。有長輩苦笑:「用老本換電梯,結果稅金吃掉一半養老金!」
12年後何去何從?
雖然市府提供最長12年租期,但對平均餘命超過20年的65歲長者而言,最擔憂的是「租約到期時已近80歲,到時要搬去哪?」議員直擊案例顯示,有長輩光想到未來可能面臨二次搬遷就失眠,寧可繼續爬樓梯。
生活圈斷裂的隱形成本
成功換居的陳奶奶透露:「新公寓電梯按鈕會按了,但找不到熟悉的菜市場。」都發局統計,超過6成放棄案例與「醫療復健動線改變」、「失去鄰里照應網絡」有關。更有子女擔心,父母離開生活數十年的環境會加速失智風險。
市府端出三支箭救成效
面對困境,都發局緊急調整策略:
稅賦解套:正與財政局研議「換居期間維持自用稅率」可行性
租期彈性:將依健康狀況評估延長,並提供「高齡專層」保障
無痛搬家:新增「一條龍搬家整理服務」,連老照片牆復原都幫到位
房產專家建議,若擔心稅負問題,可優先選擇「未來無出售計畫」的老宅參與;社福團體則呼籲,政策應更重視「社區整體換居」,讓長輩能與熟識鄰居一起搬遷。這場居住革命要成功,恐怕得先治好銀髮族的「分離焦慮症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