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
貸款
房仲
社宅
修繕
Line
2025房市真相!專家揭密:現在該買房還是繼續等? | M傳媒
日盈社宅

2025房市真相!專家揭密:現在該買房還是繼續等? | M傳媒

2025/10/29 |  551 | 加入最愛

「到底要不要買房?」專家揭密:現在該買房還是繼續等? 

【M傳媒房產中心/專題報導】

「到底要不要買房?」這個問題讓無數台灣人夜不能眠。專家指出,2025年房市正處於「價格緩跌、交易量縮」的轉折點,買不買房成了最艱難的決定。

「很煩咧到底要不要買?」這句話道出了許多潛在購屋者的心聲。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,又擔心錯失購屋時機,讓不少人在買與不買之間陷入兩難。最新市場數據顯示,2025年台灣房市已進入關鍵轉折點,「價穩量縮」 成為市場主旋律。

 

市場現況:價格鬆動但未崩盤

根據房市專家分析,2025年房市呈現 「買氣下降、價格緩修」 的狀況,市場雖然趨於冷卻,但不會全面崩盤。這種「有行無市」的現象在全台各地蔓延,許多物件掛售時間拉長,但價格僅微幅下修。

 

從實際數據來看,2025年上半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6.4%,創下8年新低。不過房價並未隨著交易量同步下滑,而是呈現僵固性,這種「量價背離」的現象讓許多購屋者感到困惑不已。

 

區域差異擴大:北台灣相對抗跌

值得注意的是,台灣房市已出現明顯的區域分化。2025年第二季數據顯示,台北市和台南市房價逆勢小漲,其餘五都則呈現走弱趨勢。這顯示精華區與蛋白區的房價表現將日益懸殊。

 

專家預測,部分過度投機炒作的區域,如重劃區與遠離市中心的蛋白區,由於過往漲幅過大,預計跌幅可能達15%至20%。相反地,北市精華區、新北蛋黃區等剛需區域,房價跌幅較小,僅約5%至7%。

 

未來走勢:短空長多格局

對於未來房價走向,專家們看法分歧。部分專家認為,這波房市下跌走勢不會持續太久,「最長延續到2026下半年就會止跌」。但在2041年後,台灣房市可能進入長期空頭,類似於日本的房價走勢。

 

吉家網李同榮預測,2025年下半年將是房市主跌段的開始,他提出房價發展的五走勢:價緩跌量緩增、各行政區強弱更分明、市場資金可能斷鏈、剛需買盤觀望,以及預售屋跌勢加深。

 

購屋策略:掌握關鍵買點

面對複雜的房市環境,自稱看過2000間房的房市部落客「老黃房市筆記」建議,「如果你今天能買到2023年Q4的成交價,那就不要再等了」。他解釋,2023年底是新青安政策上路後的第一波成交高峰,這是目前多數賣方「心理價位」的起點。

 

對於不同的購屋需求,專家也提出具體建議。如果是迫切的自住需求,目前仍可根據「地段、環境、可及性」來挑選合適物件。但若無迫切需求,2025年則建議暫緩購屋,等候局勢明朗之後再行進場。

 

風險評估:留意市場變化指標

購屋者應密切觀察幾個關鍵指標,包括買賣移轉棟數(量)、五大行庫新承作房貸利率、待售新成屋數量,以及違約/法拍情況。這些數據能幫助判斷市場是否出現根本性轉變。

 

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則指出,2025年房市面臨三大關鍵因素:新台幣強升、央行限貸政策持續,以及市場信心崩解。他提出五種可能劇本,從軟著陸盤整期到失速盤都有可能,取決於政策與市場反應。

 

對於猶豫是否該進場的購屋者,專家建議回歸自身需求思考。有迫切自住需求者,可把握市場議價空間增大的機會,尋找適合的物件;而投資性質的購屋則應更加謹慎,避免進入過度投機的區域。

 

M觀點 與其追求「最低點」,不如尋找「合理點」。

在房市轉折的關鍵時刻,理性評估自身需求與財務能力,遠比盲目跟隨市場恐慌或樂觀更重要。畢竟,房子的最終價值不在於市場價格,而在於它能否為你帶來安定的生活。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