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明Line帳號

《危老條例2.0》8大變革解析:時程獎勵退場、小基地限縮、首納老宅延壽

《危老條例2.0》8大變革解析:時程獎勵退場、小基地限縮、首納老宅延壽

2025/05/09 |  16 | 加入最愛

《危老條例2.0》8大變革解析:時程獎勵退場、小基地限縮、首納老宅延壽

內政部國土署長吳欣修8日證實,現行《危老條例》將於2027年5月屆期,目前正研擬「危老2.0」修法草案。新版條例將從「臨時性措施」轉型為「常態化制度」,並針對現行爭議提出8大精進方向,其中最受矚目的包括「取消時程獎勵空白授權」、「設立容獎面積門檻」及「首度納入老宅延壽機制」。這些變革將深度影響全台逾百萬戶老屋所有權人的重建權益。

 

一、制度轉型:從「快車道」邁向「常態化」

現行危老條例被視為都更的「快速通關」,但因其臨時性質,導致2027年大限將至的焦慮。

危老2.0擬廢除落日條款,轉型為長期制度,同時明確與都更的分工:

雙軌分流:都更計畫報核後,範圍內不得再提危老申請,避免資源重複

全數同意不變:維持100%所有權人同意門檻,但將建立與都更的協調機制

 

二、獎勵機制大翻新:規模取代時效

現行危老最大誘因「時程獎勵」(時效內申請最高10%容積獎勵)將退場,改以「規模獎勵」為核心:

最小面積限制:申請容獎基地須達1,000平方公尺(約302.5坪),未達標者僅能享稅賦減免

公益優先:捐贈社福設施、協助開闢公共設施可獲更高容獎

調整技術獎勵:綠建築、智慧建築等獎勵額度可能下修,需通過能效評估

此舉意在解決「迷你基地」衍生的施工風險與市容問題,但可能衝擊都會區小面積老舊公寓的重建意願。

 

三、首創「老宅延壽」機制

借鏡日本經驗,新增「結構安全但機能老化」建築的整建選項:

適用對象:初評R值45的老屋(具結構安全但設備老舊)

措施內容:提供修繕補助、貸款優惠,延長建築使用年限

政策目標:緩解全面重建壓力,降低高齡社會居住風險

 

四、風險控管升級:續建保證制度

為避免重建案爛尾,擬導入「續建保證機制」,可能包括:

強制提存續建保證金

建立建商分級管理制度

提供完工保險等金融工具

 

五、8大精進方向一次看

 

業界反應:小基地恐掀搶建潮

不動產開發公會憂心,容獎面積門檻可能引發「末日效應」:

2027年前小基地案將搶搭舊制末班車

都更案可能因危老常態化而更難推動

建議放寬門檻至500平方公尺(約151坪)

 

內政部強調,目前方案尚未定案,將廣納各界意見。 但可預見的是,危老2.0將從「求快」轉向「求好」,更強調公益性與風險管控,這波變革勢必重塑台灣老屋重建的遊戲規則。

你家符合危老條件嗎?歡迎留言分享你的重建計畫!圖/google map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