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堵爛尾樓!內政部急修法 預售屋「價金信託」三大強化措施出爐
防堵爛尾樓!內政部急修法 預售屋「價金信託」三大強化措施出爐
強制專款專用、明定信託帳號、提供權益說明書,新制阻建商挪用資金,保障購屋族權益
近期嘉義、桃園及台中等地陸續發生預售屋建案停工事件,引發社會對「爛尾樓」危機的高度關注。為此,內政部於8月21日宣布,將於下周正式預告「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修正草案」,從三大方向強化履約擔保機制,嚴防建商挪用資金導致工程停擺,全力保障購屋民眾權益。
這波修法行動主要針對目前佔所有建案52% 的「不動產開發信託」及「價金信託」兩種擔保機制進行全面檢討與強化。
三大修法重點如下:
第一,明定買方所繳價金必須專款專用於興建工程項目,避免工程未動工或興建初期,購屋者的資金就被建商提前用罄。
第二,規定買賣契約應明確載明受託機構的信託專戶名稱及帳號,讓買方能直接將款項匯入信託專戶,從源頭防止建商私自挪用價金。
第三,要求賣方簽約時應提供信託權益說明書,讓民眾充分了解履約擔保機制及權益保障內容,並提醒簽約前應審慎評估相關風險。
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,針對近期發生的預售屋建案停工事件,內政部已即時督請縣市政府協助購屋民眾處理履約爭議,並轉請信託銀行暫停動支其所繳價金。她特別強調,雖然去年第三季以來預售屋市場交易逐漸量縮,但預售屋解約件數占買賣交易件數比重僅1.1%,否認市場存在「解約潮」或「房仲倒閉潮」的說法。
為進一步提升消費者保護,內政部還將與不動產相關公會、消保團體合作,共同編製預售屋購屋手冊,提供消費者在購屋時相關風險說明,以提升對契約條款、貸款負擔情形及限制、履約擔保制度等重點事項的認識與警覺。
預售屋交易具有履約期間長的特性,消費者往往需要承擔建商財務問題或工程延宕的風險。
內政部此次修法旨在透過更嚴格的資金管控與資訊透明化要求,強化預售屋履約擔保機制,減少爛尾樓發生的可能性。這項改革不僅回應了近期的市場危機,也更進一步保障了購屋民眾的權益,為預售屋市場建立更安全的交易環境。隨著草案預告作業的展開,消費者可期待預售屋交易制度將更加完善與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