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砍價教學】房仲說底價1680萬別信!專家揭中古屋議價秘訣:第一刀先砍這數字
【砍價教學】房仲說底價1680萬別信!專家揭中古屋議價秘訣:第一刀先砍這數字
【M傳媒房產中心/專題報導】
「中古屋20年,開價1780萬元,仲介說底價1680萬元,請問大家會出價多少呀?」這是FB買房知識家社團一位網友的發問,引起許多買房族共鳴。面對動輒千萬的房價,買方與賣方之間的心理拉鋸戰,往往就從第一筆斡旋金與議價策略開始。
底價1680真的可靠嗎?
許多仲介在帶看時,常會透露「屋主心中底價」,然而這個數字是否真實,往往值得商榷。專家指出,仲介有時會釋出「比開價低100萬」的訊息,目的在於測試買方心態,讓買方覺得自己有「空間可談」,從而加快下斡旋的決定。因此,買方若完全相信仲介說詞,可能會在談判中失去主導權。
20年屋齡的價格考量
中古屋20年屬於中高齡房屋,結構與管線狀況都是購屋時必須關注的重點。若地段在精華區,保值力道依舊存在;若位於發展未完全成熟的區域,則需要打更多折扣。市場行情顯示,多數20年屋齡的物件,合理成交價大約落在「區域行情的9成」上下。若賣方開價1780萬元,仲介又暗示1680萬元,買方或許可考慮從1580萬元附近試探。
出價策略三步驟
房產經驗人士建議,買方出價時可依以下步驟思考:
1. 行情調查:先查實價登錄,掌握該區同類型物件近半年成交價。
2. 出價保守:第一筆斡旋可從「低於仲介口中底價50至100萬元」開始,避免一口氣貼近屋主期望。
3. 心理籌碼:保留加價空間,讓屋主覺得有被尊重,也讓自己在談判桌上不會被一次鎖死。
網友看法:1500到1600最安全
針對這個案例,不少網友回應「可以先丟1500看看」、「1600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成交區間」,也有人提醒「不要急,屋齡20年未必保值,最好再看幾間,掌握更多比價優勢」。
M觀點:議價是策略,也是心理戰
購屋議價,沒有絕對標準答案。對於這位首購網友來說,20年中古屋是否值得出手,除了價格,還要考慮屋況、地段、生活機能與貸款條件。市場行情只能作為參考,真正影響成交的,往往是買方的耐心與屋主的誠意。正如專家提醒:「買房不是買便宜,而是買到適合自己、長期能安心居住的家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