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萬買房夢碎?全台只剩9區能買新屋!小資族被逼到「這些地方」...
千萬買房夢碎?全台只剩9區能買新屋!小資族被逼到「這些地方」...
還記得幾年前,總價1,000萬還能買到不錯的預售屋嗎?但現在,這個預算在全台能選的區域直接少四成,雙北、新竹早就突破千萬門檻,想買新房子的小資族,只能往「更遠、更偏」的地方擠,甚至得接受通勤1小時的生活。
根據《591實價登錄》最新統計,2024年全台六都+新竹縣市中,總價1,000萬內還能買到預售屋的行政區,只剩9個,比2023年的15個大減40%!而且這些區域大多集中在桃園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的邊緣地帶,高雄林園甚至不用600萬就能買新房,成為全台最親民的購屋天堂。
「千萬預算」能買哪?全台最後9區曝光
1. 北台灣最後防線:桃園「這3區」還有機會
楊梅:總價逼近1,000萬,但交通方便,吸引雙北、新竹通勤族。
觀音:不用900萬,受惠台商回流,重劃區推案多,去年成交破千件。
龍潭:同樣900萬有找,中科院、科學園區就業人口支撐買氣。
(但老實說,這些地方對台北上班族來說,通勤時間單趟可能1小時起跳...)
2. 中南部CP值之選:台中、台南、高雄還有「親民區」
台中:相對低價區集中在海線、外圍,市區新案早已破千。
台南:善化、新市因南科效應漲翻,剩安南、仁德部分案源可選。
高雄:
大寮:700多萬,捷運橘線+工業區就業機會。
林園:全台最便宜新屋,總價500多萬!靠半導體S廊帶、未來捷運題材撐場。
(但林園到高雄市區開車要40分鐘,適合在地或不怕遠的買家。)
為什麼「千萬買房」越來越難?3大殘酷現實
1. 建商不降價
去年央行打炒房後,市場買氣冷,但建商價格咬超緊,預售屋從「暴衝」變成「緩漲」,但就是不跌。原因包括:
土地、營建成本高,降價就虧錢。
建商口袋深,寧願慢慢賣也不願砍價。
2. 雙北、新竹「千萬預算」直接出局
新北市最便宜的新案,可能要到淡海、鶯歌,但通勤時間嚇跑一堆人。
新竹因竹科效應,關埔、竹北早破2,000萬,連外圍的湖口、新豐都漲翻。
3. 低總價區「又遠又偏」,生活機能靠毅力
像高雄林園總價500萬很香,但到市區超遠,週末想逛百貨公司得開車1小時。買這些區的人,不是在地工作,就是已經放棄「都市生活」。
小資族該怎麼辦?專家:搶進「有題材的蛋白區」
雖然選擇變少,但還是有機會上車,關鍵是挑「未來有建設+價格還沒噴」的區域,例如:
桃園觀音:台商設廠帶動就業,重劃區陸續開發。
高雄大寮:捷運橘線延伸、工業區工作機會多。
台南仁德:靠近南科,房價比善化、新市便宜。
(但要賭這些地方未來會不會漲,如果建設跳票,可能套牢...)
房價回不去了,買房策略得改變
5年前1,000萬還能買到不錯的3房,現在同樣預算只能買偏遠小宅,甚至得接受長通勤。如果堅持「新房+低總價」,可能得犧牲地段、機能,或是改看中古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