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空城拆遷戶陷貸款困境 張善政怒批中央「不食人間煙火」
航空城拆遷戶陷貸款困境 張善政怒批中央「不食人間煙火」
桃園航空城作為國家重大建設,原應是帶動地方發展的里程碑,然而拆遷戶卻在安置過程中遭遇重重阻礙。從「先建後拆」承諾跳票,到貸款優惠遲遲未能落實,數千戶居民被迫在政策空轉與金融限制之間掙扎,甚至被央行的「打房」政策波及,成為無辜的「受災戶」。
政策承諾跳票 拆遷戶陷財務困境
航空城開發案自啟動以來,政府多次承諾以「先建後拆」方式保障居民權益,並提供優惠補償與獎勵方案,讓拆遷戶能「零負擔」重建家園。然而,實際執行卻問題重重,不僅安置住宅點交進度落後,部分建案甚至尚未取得使用執照,導致居民無法如期入住,連帶影響獎勵金的領取資格。更嚴重的是,原本承諾由公股銀行提供的優惠貸款,如今卻因央行限貸令而卡關,許多拆遷戶申請土建融資或房貸時遭拒,銀行甚至直言「沒有額度」,讓居民陷入資金短缺的窘境。
桃園市長張善政在基層座談會上痛批央行「不食人間煙火」,更直指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態度僵化,多次協商未果,導致問題遲遲無法解決。他強調,航空城拆遷戶是配合國家政策搬遷,不應因金融管制而受影響,呼籲中央正視問題,否則將透過立委涂權吉在國會直接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。
中央地方互踢皮球 居民權益遭犧牲
儘管地方政府試圖以「切結書」方式延後搬遷期限,讓居民在交屋後三個月內完成搬遷仍可領取15%加速獎勵金,但民航局主管的「蛋黃區」部分卻未跟進調整,形成政策矛盾。此外,安置街廓的重建協助金雖提供每坪3萬元補助,但申請門檻嚴格,許多居民因工程延誤或貸款受阻,難以符合資格。
拆遷戶的困境不僅在於行政效率不彰,更在於政策缺乏彈性。央行打房措施原為抑制炒房,卻意外波及配合國家建設的拆遷戶,使他們在重建路上舉步維艱。業界人士分析,航空城貸款需求並不高,僅需1至2家大型行庫即可消化,但央行與財政部始終未給予專案豁免,導致銀行受限於法規,無法優先核貸。
政策應以人為本 莫讓承諾淪為空談
航空城開發案本應是臺灣都市發展的典範,如今卻因行政怠惰與金融管制,讓配合政策的居民成為最大受害者。政府若無法兌現「先建後拆」的承諾,至少應確保融資管道暢通,避免讓拆遷戶在失去家園後,還得面對財務困境。正如張善政所言,國家重大建設不該讓人民獨自承擔代價,中央與地方必須儘速協調,別讓「居住正義」淪為口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