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房市驚現兩極化!美術館豪宅鬆動VS小宅暴衝
高雄房市驚現兩極化!美術館豪宅鬆動VS小宅暴衝
【M傳媒房產中心/專題報導】
「高雄房市正在經歷一場寧靜革命!」當美術館特區的豪宅價格出現鬆動之際,全市的小宅產品卻以倍數成長的氣勢狂飆。這個被譽為高雄豪宅金三角的美術館特區與農16特區,在央行連續打房措施下,正面臨十年來最明顯的價格調整。與此同時,全市新建案坪數在十年間縮水超過8坪,一房產品年增幅更驚人地突破100%,呈現出「豪宅退燒、小宅當道」的兩極化發展。
根據永慶不動產在地觀察,南美術館生活圈的中古屋市場,在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,房價已出現5%到10%的議價空間。這個擁有43公頃美術館園區、輕軌環繞的頂級住宅區,正面臨買氣萎縮的考驗,成交量僅剩前年同期的一半水準。店東葉誌螢分析,許多中古屋屋主在經歷近一年的銷售困境後,價格態度開始「放軟」,特別是近兩個月的降價跡象更為明顯。
美術館特區產品結構也正在轉變。
這個過去以80坪以上大坪數住宅為主的豪宅聚落,如今也吹起「小宅風」,產品型態從三房、四房擴大到兩房產品。葉誌螢指出,目前市場上最受青睞的是總價2,000萬元、含平面車位的大樓住宅,成為當前的主力成交標的。相對地,總價超過3,000萬元的50到60坪新古屋,以及總價4,000萬元以上的豪宅產品,銷售難度明顯增加。
高雄整體房市正朝著「越小越熱」方向發展。
根據統計,高雄新建案平均坪數從2015年的40.73坪,縮減至2025年的32.48坪,十年間減少超過8坪,幅度達兩成。若以市區新案單價50萬元計算,等於購屋者可以省下400萬元預算,足以再購買一間中古套房。
一房產品爆發式成長。
根據高雄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統計,今年1至8月申報開工的建案中,共有621戶為「1房產品」,相較2024年全年的292戶,年增幅超過一倍。其中苓雅區以286戶居冠,前鎮區、鼓山區也分別達112戶與97戶,顯示未來小宅市場供給將大幅增加。
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分析,十年間高雄住宅產品出現明顯變化,過去兩房產品權狀至少有30坪,如今只剩下20幾坪。這種「坪數縮水」現象,主要反映建商在營建成本節節攀升下,為了將總價控制在市場可負擔範圍內所做的調整。
M觀點 高雄房市的兩極化發展,精準反映了台灣居住正義的現實困境。
當美術館特區的豪宅開始出現鬆動,代表投資性買盤正在退場;而小宅產品的倍數成長,則訴說著首購族在高房價下的無奈選擇。與其說這是市場的自然調節,不如說是購屋者在有限預算下的被迫讓步。未來高雄房市能否健康發展,關鍵在於能否在豪宅與小宅之間,找回適合中產階級的合理住宅產品。畢竟,一個健康的房市不該只有兩個極端,更需要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。圖/google 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