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都市土地開發與建築行為研討會:專業知識保障財產權益
非都市土地開發與建築行為研討會:專業知識保障財產權益
本次研討會以「非都市土地開發利用與建築行為」為主題,探討如何透過專業規劃提升低度利用土地的價值,並克服建築線指定等障礙,以實現土地開發的願景。這些議題不僅高度專業,更直接關係到民眾的財產權益,因此具備相關知識顯得尤為重要。
研討會由成大法律系副教授葉婉如主持,邀請了多位學術界與實務界的專家參與,包括成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蔡群立、政大地政學系講座教授陳立夫、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何彥陞、台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助理教授高立新、虎尾科技大學財經系助理教授張志銘、建築師王啟圳、台南市地政學會理事長黃立宇及副理事長黃偉琳等。
何彥陞副教授在會中分享,立法院去年底三讀通過《國土計畫法》部分條文修正案,原定今年4月30日全面實施的各縣市國土功能分區圖,實施年限將延後6年至2031年。這可能帶來三種發展情形:
首先,農業用地變更為非農業使用的申請案件將大幅增加,如何與國土計畫銜接成為重要課題。其次,區域計畫法將持續發揮作用,全國區域計畫的檢討與修正將更為重要,以避免土地使用違規情形增加。最後,鄉村地區整體規劃與鄉村地區計畫將持續增多,建議建立具體的「目的事業法規」,以確保規劃符合相關規範並引導土地使用。
此外,何彥陞提到,去年底修法將鄉村地區整體規劃明文納入國土計畫法,這將有助於改善鄉村聚落的公共設施問題,並優先推動具公共利益的土地變更案件。
高立新助理教授則以「非都市土地怎麼賺錢」為題,分享農地轉讓給自然人時可申請免徵土地增值稅的相關規定,並指出農地的主要獲利來源包括通膨、農業設施容許增加價值(如農舍、資材室、露營區等),以及轉為可建地(如建築用地、遊憩用地等)。
其他主題還包括高立新講解的「農地變更回饋金試算」、王啟圳建築師分享的「指定建築線實務」、張志銘助理教授討論的「土地使用管制規定」,以及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副教授顏聰玲以簡報探討的「農地容許申請露營區與休閒農場」。
研討會吸引了160位參與者,包括學生、房仲、地政士、公部門人員及學者,現場座無虛席。透過實務界專業人員的案例分享與學術界的觀點討論,這場研討會不僅拓展了南部地政法學的學習面向,更為非都市土地的開發與利用提供了寶貴的參考。
非都市土地的開發與利用,不僅是提升土地價值的關鍵,更是實現地方發展的重要途徑。透過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實務經驗的分享,民眾可以更好地保障自身的財產權益,並在土地開發中找到新的機會。期待未來有更多類似的研討會,為土地開發與利用注入更多創新與活力!
#非都市土地開發 #國土計畫法 #鄉村地區規劃 #農地變更 #建築行為 #土地增值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