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明Line帳號

海外置產獲利怎麼報稅?會計師提醒:三大重點避免補稅百萬!

海外置產獲利怎麼報稅?會計師提醒:三大重點避免補稅百萬!

2025/03/04 |  226 | 加入最愛

「海外置產獲利怎麼報稅?會計師提醒:三大重點避免補稅百萬!」

近年來,海外置產再度成為投資熱潮,日本、東南亞等地的不動產吸引許多台灣買家。然而,你知道嗎?如果你在去年買賣海外不動產獲利,今年5月報稅季必須申報「海外財產交易所得」,並依個人最低稅負制課稅。

 

1. 海外不動產獲利如何計稅?

根據台灣稅法,海外不動產交易獲利屬於「海外財產交易所得」,需計入個人最低稅負制課稅。

 

具體計算方式如下:

損益計算:以出售成交價減去原始買價及相關成本費用(如稅費、仲介費等)。

無法提供成本證明時:若無法提出成本費用證明,則以成交價的12%計算所得額。例如,以1,000萬元出售,所得額為120萬元。

 

免稅門檻:若海外所得未達100萬元,無需計入基本所得額;超過100萬元則需加計其他海外所得、特定保險給付及綜合所得淨額,計算「基本所得額」。超過免稅額部分,以20%稅率計算最低稅負。

 

2. 雙重課稅風險:如何扣抵海外已繳稅額?

在海外出售不動產時,當地政府通常會課徵資本利得稅。回到台灣後,這筆稅款可在限額內扣抵應繳的最低稅負。

案例:在美國賣房賺1,000萬元,當地課稅200萬元。回台後,1,000萬元需計入基本所得額,但因已在美國繳稅200萬元,可在限額內扣抵台灣的最低稅負。

注意事項:扣抵上限為加計該筆海外所得後,計算增加的基本稅額。

 

3. 備妥證明文件:稅單正本不可少

會計師提醒,申報海外所得時,必須備妥以下文件:

成本費用證明:如買賣合約、裝修發票等。

海外稅單正本:證明已在國外繳稅,才能在台灣扣抵。

遺失稅單的風險:若遺失稅單正本,除非能重新取得或透過租稅協定解決,否則無法扣抵,可能需全額繳納20%的最低稅負。

 

4. 海外置產的隱藏風險

除了稅務問題,海外置產還可能面臨以下挑戰:

匯率波動:日圓、泰銖等貨幣貶值,可能侵蝕獲利。

政策風險:各國對外國買家的稅務或限購政策可能隨時調整。

管理困難:遠端管理房產,可能因語言、文化差異而增加成本。

 

海外置產看似誘人,但背後的稅務陷阱與隱藏成本不容忽視。如果你正考慮投資海外房產,務必提前了解相關稅務規定,並尋求專業建議,避免因小失大。圖片來源-國稅局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