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鳥看房日記:從被仲介話術到成功買房,網友買房血淚史
菜鳥看房日記:從被仲介話術到成功買房,網友買房血淚史
還記得第一次走進房仲店裡,我就像隻待宰的小羊,傻傻地把底價全盤托出。結果呢?帶看的全是貴到買不起的房子,完全被當肥羊耍!這幾年跌跌撞撞看了不下30間房,總算從菜鳥晉升成能識破仲介話術的老手。今天就來分享我的真實經驗,告訴你怎麼避開買房路上的那些坑。
找房仲真的像在相親,與其問哪家公司好,不如直接考考他們的專業度。我現在都會丟幾個問題測試:「這個社區最近三個月成交價多少?」、「走路10分鐘到捷運的有哪些推薦?」如果連這些基本資訊都答不上來,這種仲介可以直接淘汰了。最扯的是有次遇到一個仲介,連自己帶看的房子為什麼要賣都說不清楚,只會重複「屋主急售」這種官方說詞。
說到佣金,這可是大學問!很多人都不知道,買方其實是有談判空間的。像那些大品牌仲介開價1-2%,其實可以商量。我後來學會一招超有用「如果你能幫我砍到某某價格,服務費我不打折,這招真的屢試不爽!
看房看多了才發現,那些40年以上的老公寓其實很有潛力。像我朋友買了大安區一間老公寓,土地持分大,後來都更換超過一坪!不過要特別小心一樓是早餐店或超商的物件,除非你想每天聞著油煙味起床,聽著鐵門聲入睡。
新建案更是處處是陷阱,華麗的樣品屋背後藏著驚人的隱形成本。公設比動輒32%起跳,買100坪實際只能住68坪。管理費每坪100元算下來,每個月要多繳7000塊,這還不包含車位清潔費呢!更別說那個貴到可以買雙B的車位價格。
現在我去看房都會隨身攜帶二樣法寶:手機分貝APP測噪音、還有一個硬幣用來敲磁磚聽聲音。這些小工具幫我抓出好多問題,像是投資客的裝潢陷阱 - 牆角收邊亂七八糟、全屋用最便宜的系统櫃、地板踩起來還會嘎吱響。最誇張的是有次仲介說屋主是捨不得賣的老教授,結果我一查實價登錄,發現根本是投資客去年才買來轉手的!
這幾年最大的心得就是:買房真的不能急!從一開始被仲介牽著鼻子走,到現在能一眼識破話術,這中間繳的學費都變成寶貴的經驗。最近終於找到理想的房子,也學會怎麼為自己爭取最好的條件。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到正在找房的你,記住:多做功課,才不會當冤大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