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
貸款
房仲
社宅
修繕
Line
沒簽約卻接到房仲電話?小心賣屋不成反陷詐騙危機!| M傳媒
日盈社宅

沒簽約卻接到房仲電話?小心賣屋不成反陷詐騙危機!| M傳媒

2025/10/22 |  29 | 加入最愛

沒簽約卻接到房仲電話?小心賣屋不成反陷詐騙危機!| M傳媒

【M傳媒房產中心/專題報導】

「我沒委託這家房仲啊,他們怎麼會有我的電話?」最近不少準備賣房的民眾都有類似經驗,突然接到陌生房仲來電,聲稱「有客戶對您的房子很有興趣」,讓屋主既困惑又擔心。這種情況在房市相當普遍,但背後隱藏的法律風險與個資疑慮,卻鮮少有人真正了解。

房仲搶客花招多,法律界線要看清

根據現行法規,房仲必須與屋主簽訂書面委託契約,才能合法執行帶看、議價、簽約等銷售行為。理論上,未簽約的房仲無權帶客戶看屋,也不能向屋主收取服務費。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房仲「未簽約就先來電」?說穿了就是房仲業競爭太激烈,業務員各顯神通搶客源,希望透過「先行接觸」來爭取委託機會。

這種遊走法律邊緣的行為,雖然不一定構成違法,但卻可能讓屋主陷入兩難。專家提醒,遇到這種狀況,屋主一定要保持冷靜,可以先禮貌回覆「目前沒有簽約,請勿擅自帶看」,並要求對方提供正式書面文件。切記,口頭承諾或未簽約就讓陌生人進屋看房,都可能讓自己陷入風險。

專任約vs一般約,賣屋前一定要懂

在考慮與房仲合作時,屋主必須了解兩種委託方式的差異。如果是簽「專任約」,在合約期間內,屋主就不能自行出售或透過其他房仲賣房,必須等合約到期或正式解約後,才能賣給非專任約房仲的客戶。這種契約雖然讓房仲更盡心推銷,但也限制了屋主的銷售彈性。

如果是「一般約」,屋主可以同時委託多家房仲銷售,只要有房仲帶客戶來看房,補簽委託契約即可。這種方式彈性較大,但也要注意,如果多家房仲同時銷售,可能會造成價格混亂或服務品質不一的狀況。

個資安全要注意,防詐騙有技巧

最讓屋主困擾的是,這些陌生房仲到底是怎麼拿到聯絡方式的?實務上,房仲取得屋主電話的管道很多,可能是從網路公開資訊、過去成交紀錄,或是同業之間的資訊交流。但屋主一定要提高警覺,如果對方說不清楚來源,或是態度可疑,很可能就是個資外洩或詐騙的警訊。

建議屋主在接到這類電話時,可以主動詢問:「請問您是從哪裡得到我的聯絡方式?」如果對方支吾其詞或拒絕回答,最好直接結束通話。畢竟在詐騙猖獗的時代,多一份謹慎總是好的。

化危機為轉機的聰明做法

雖然陌生房仲來電讓人困擾,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這也代表市場上確實有買方對你的房子有興趣。有些屋主會選擇「化被動為主動」,先確認買方身分與購買意願,再決定是否與房仲簽訂短期委託或單純提供資訊。這樣既能保護自身權益,也不錯失可能的成交機會。

不過專家還是建議,無論如何都要堅持「有契約才有交易」的原則。在簽約前,務必仔細閱讀契約內容,特別是服務期限、佣金比例、違約條款等關鍵條文。如果對契約內容有疑問,不妨請專業人士協助審閱,避免日後產生糾紛。

M觀點
陌生房仲來電說有客戶想看房,其實是房市常見的「搶客策略」。對屋主來說,這不只是禮貌問題,更是法律與安全的界線。在賣屋過程中,與其被熱情的話術牽著走,不如堅持「白紙黑字」原則,確保每個環節都有契約保障。特別要注意專任約與一般約的差異,避免因不了解契約內容而權益受損。房子是重要資產,保護好自己的權益與個資安全,永遠比快速成交更重要。聰明屋主懂得在機會與風險間取得平衡,讓賣屋過程既順利又安心。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