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莊泰舍至善園聯貸案違約,建融逾放金額創新高
新莊泰舍至善園聯貸案違約,建融逾放金額創新高
近期,新莊泰舍至善園的建商聯貸案違約事件引發市場關注,導致建築融資(建融)逾放金額在1月大幅攀升至75.85億元,創下歷史新高。此事件是否會影響建商後續的貸款難度,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。對此,多數建商認為,該案屬於司法審理中的特殊個案,不應過度解讀,且銀行融資審查制度完善,單一事件不會影響整體建商融資環境。
泰舍至善園聯貸案背景
新莊泰舍至善園都更案位於捷運新莊站附近,於2017年取得建造執照並開始潛銷。該案由多家銀行聯貸支持,初期銷售價格落在每坪50萬至60萬元,銷售狀況良好。然而,隨著市場環境變化,該案即使進入成屋階段,仍有百餘戶餘屋待售。去年,該案更名為「至善元磐峰匯」,並由知名代銷業者接手銷售,價格也調整至每坪60萬至70萬元。
逾放金額攀升,市場關注後續影響
泰舍至善園聯貸案的違約,導致建融逾放金額在1月大幅增加至75.85億元,創下新高。此事件引發市場對建商融資環境的擔憂,尤其是是否會影響銀行對建商的貸款意願。對此,建商普遍認為,該案屬於特殊情況,且銀行在融資審查時已透過「5P原則」進行嚴格把關,因此不會對整體建商融資環境造成重大影響。
銀行融資審查的5P原則
銀行在審核建商融資時,通常會依據「5P原則」進行評估:
People(人):評估建商的經營團隊與信用狀況。
Purpose(資金用途):確認貸款資金的具體用途與合理性。
Payment(還款來源):分析建商的還款能力與現金流狀況。
Protection(債權確保):確保貸款有足夠的擔保品或抵押物。
Perspective(未來展望):評估建案的市場前景與銷售潛力。
建商指出,銀行在融資審查時已透過上述原則進行嚴格把關,因此單一違約事件不會影響整體建商的融資環境。
儘管泰舍至善園聯貸案引發市場關注,但多數建商認為,該案屬於司法審理中的特殊個案,不應過度解讀。此外,隨著房市環境的變化,建商在推案與銷售策略上也更加謹慎,以降低風險。未來,銀行在審核建商融資時,可能會更加注重建案的銷售狀況與市場前景,但整體融資環境仍將保持穩定。
【M傳媒】新莊泰舍至善園聯貸案的違約事件,雖然導致建融逾放金額攀升,但多數建商認為這屬於特殊個案,不會對整體建商融資環境造成重大影響。銀行在融資審查時已透過嚴格的5P原則進行把關,未來建商在推案與銷售策略上也將更加謹慎,以應對市場變化。整體而言,建商融資環境仍將保持穩定,市場無需過度擔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