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商要求修改合約面積?小心權益受損!簽署前必知5大重點
建商要求修改合約面積?小心權益受損!簽署前必知5大重點
最近有網友遇到建商通知「合約書內的專有面積加總有誤」,需要帶合約去修改,這情況看似單純,但背後可能隱藏「坪數縮水」或「公設比調整」的風險!以下分析注意事項及自保方法:
1. 先確認「面積誤差」是怎麼發生的?
建商說面積有誤,通常有兩種可能:
單純計算錯誤(如少加陽台、走道)
實際完工面積不足(建商想合法化「短少坪數」)
你該做的:
要求建商提供「最新測量報告」(需含主建物、附屬建物、公設明細)。
比對「預售屋合約」與「使照核准圖說」,確認誤差來源。
2. 若「面積增加」:小心可能變相漲價!
如果建商說要「增加面積」,可能伴隨以下問題:
要求補差價(依合約單價計算,突然多付幾十萬)。
公設比偷偷提高(例如主建物沒變,但公設多算1坪)。
自保方法:
拒絕簽署「不利變更」(如公設比莫名提高)。
3. 若「面積減少」:你有權解約或求償!
依《預售屋買賣契約》規定:
誤差超過3%:買方可要求「解除契約」或「按比例退款」。
誤差1%~3%:只能按比例退款,不能解約。
舉例:
若合約寫30坪,交屋只剩29坪(少3.3%),你可選擇:
退屋拿回全部款項,或要求建商退「1坪的價款」。
4. 修改合約時「必查項目」
主建物、附屬建物、公設比例:確認是否「灌水」在虛坪。
車位面積:避免建商把車位面積挪到公設。
貸款不足解約權:若因面積縮水導致貸款成數不足,應可無條件解約。
違約罰則:建商若延遲交屋,需賠償每日萬分之五遲延利息。
5. 簽署新合約前,務必做這3件事
帶合約找「專業人士」審查:
可付費請律師或地政士檢查,避免被話術欺騙。
全程錄音錄影:
建商口頭承諾的事,應寫進合約。
拒絕當場簽字:
要求帶回合約審閱至少3天,避免衝動決定。
結論:別讓建商主導修改過程!
如果面積誤差對你不利,你有權拒絕簽署。
若建商施壓,可向地方政府消保官或地政局申訴。
記住:「合約修改是雙方的權利,不是建商說了算!」
最後提醒:任何修改都應「白紙黑字」留存證據,避免口頭承諾無效!遇到不合理要求,直接找「預售屋合約審閱律師」協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