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
貸款
房仲
社宅
修繕
Line
「服務費干你屁事!」資深房仲真心話引爆論戰:賣方管實拿就好、買方嫌貴就别壓但書
日盈社宅

「服務費干你屁事!」資深房仲真心話引爆論戰:賣方管實拿就好、買方嫌貴就别壓但書

2025/09/28 |  27 | 加入最愛

「服務費干你屁事!」資深房仲真心話引爆論戰:賣方管實拿就好、買方嫌貴就别壓但書

【M傳媒房產中心/專題報導】

「服務費干你屁事!」一位資深房仲的直白告白,揭開房仲業最敏感卻人人想問的收費秘辛。
「屋主問仲介費?跟你無關,管好實拿底價就好!」「買方嫌2%太貴?不然不要壓但書,直接簽約1%就好!」這些犀利直白的對話,正是房仲業每天真實上演的場景。當買賣雙方都在斤斤計較那幾個百分點的服務費時,一位資深房仲終於忍不住說出業內心聲。

 

服務費爭議業內視角

在房地產交易中,仲介服務費向來是最敏感的話題。多數消費者對這筆支出充滿疑問,卻往往得不到直白答案。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房仲坦言,面對服務費問題,業內確實有不同應對策略。

對賣方而言,仲介通常會明確表示:「服務費是我加上去賣的,跟你沒關係。」這種說法背後邏輯是,仲介的價值在於透過專業服務將房產以更高價格售出,因此服務費應該從溢價中獲得,而非從賣方的實拿金額中扣除。

而對買方,業界常見回應是:「才收你2%,不然不要壓但書直接簽約1%就好!」這句話背後隱含的是服務品質與收費的對應關係。買方若希望享有更全面的保障服務,就需要接受相對應的收費標準。

 

服務費結構現實考量

現行房仲服務費收取標準,買方通常為1-2%,賣方為3-4%,這個比例看似固定,但實際上仍有協商空間。關鍵在於買賣雙方對服務內容的期待與需求。

業內人士分析,服務費高低往往與提供的服務品質掛鉤。包括物件媒合、帶看次數、議價協商、履約保障等,都是仲介需要投入的成本。若買方希望壓低服務費,相對可能獲得較少的服務項目或保障。

另一位房仲經理補充:
「現在市場競爭激烈,服務費早已不是鐵板一塊。
但消費者要思考的是,過度壓低服務費可能影響仲介的服務積極性,最終損害的還是自己的權益。」

 

消費者迷思與對策

許多消費者認為仲介費是「額外支出」,希望能盡量壓低。
但專業房仲建議,與其聚焦在百分比數字上,不如具體評估仲介提供的服務價值。

首先,優質仲介能協助避開交易陷阱,避免後續更大的損失。
其次,專業的議價能力可能為買方省下遠高於服務費的金額。
對賣方而言,好的行銷策略與議價技巧,往往能讓房產賣出更高價格。
消費者在協商服務費時,可以要求仲介明確列出服務項目,並評估其專業度與過往績效。
與其一味砍價,不如確保支付的費用能獲得相對應的服務品質。

市場趨勢與未來發展
隨著數位平台興起,房仲服務費也面臨變革壓力。部分新創平台推出固定費率或定額收費模式,挑戰傳統百分比計價方式。然而,多數業界人士認為,完全標準化的服務模式難以滿足個別客戶的特殊需求。

未來仲介服務費可能朝向更透明化、項目化的方向發展,讓消費者清楚知道每一分錢換取什麼服務。同時,高價物件的服務費率也可能出現更明顯的階梯式設計。

仲介服務費的本質是專業服務的對價關係,而非單純的成本支出。
消費者與其糾結於百分比數字,不如將重點放在尋找真正專業、值得信賴的房仲夥伴。

 

M觀點:仲介費爭議核心在於價值認知落差。

與其糾結費率高低,買賣雙方更應關注仲介提供的專業價值—包括市場分析、議價能力、風險控管等無形服務。建議消費者選擇仲介時,優先考量其專業度與誠信度,並明確約定服務內容與收費標準,建立互信基礎。優質的仲介服務能為交易創造雙贏,其價值往往遠超過所收取的服務費用。
 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