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市違建拆不完!8.3萬件待處理 火災危樓54件未結案
北市違建拆不完!8.3萬件待處理 火災危樓54件未結案 M傳媒
台北市違建問題日益嚴重!根據最新審計報告指出,北市累計未處理完成的違建案件,從2021年的8萬1335件,增加到去年9月的8萬3444件,不減反增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近3年來發生火災的違建案件多達54件,至今都尚未結案,公共安全亮起紅燈。
違建越拆越多 拆除速度跟不上新增速度
台北市政府雖於2011年公告實施「北市違章建築處理規則」,但實際執行效果有限。審計報告顯示,2012、2013年查報的違建各有1311件、1273件,都已超過行政執行時效,卻仍未處理完畢。這種「拆不如增」的狀況,讓違建問題像雪球般越滾越大。
報告更指出,列管案件中屬於發生火災後恐有結構安全問題、須優先查報拆除的對象,2022年至去年10月各有65件、65件、29件,未處理完成的則各有8件、23件、23件,顯示優先案件的處理效率也有待加強。
人力不足是主因 拆除大隊流動率高
北市議員直指,拆除人力嚴重不足是問題關鍵。雖然設有拆除大隊,但現行薪資條件難以留住人才,導致市府在人員調度上捉襟見肘。有議員建議建立委外拆除機制,以彌補公部門人力的不足。也有議員私下表示,違建拆除程序複雜,要證明是既有違建,須花時間申請空照圖、找前屋主等方式舉證。加上房屋是人民財產,不能貿然拆除,當與民眾認定不同時,還需送爭議處理委員會審議,這些繁瑣且謹慎的流程,都讓拆除速度難以提升。
建管處:提高待遇優先處理公安案件
面對批評,建管處回應承認拆除處理人力明顯不足,特別是小隊長在第一線須直接面對民眾,壓力較大,流動率高。為增加留任誘因,今年6月起已提高薪資,從3萬8920元提高到4萬5870元,希望能穩定人力。建管處強調,北市以「影響公共安全的違建」及「2015年後產生的新違建」為優先執行標的。2014年前案件若涉及危害公安等情況,即專案優先處理;非優先拆除對象超過行政執行時效仍可執行。至於火災查報違建未結案部分,目前尚有9件,與修繕中、法院訴訟等因素有關。
違建問題積重難返 市民安全受威脅
台北市作為首善之都,違建問題卻長期無法有效解決,不僅影響市容觀瞻,更對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威脅。特別是那些經過火災的違建,結構安全堪慮,卻遲未能拆除,讓周邊居民生活在風險之中。都會區土地寸土寸金,加上房價高漲,民眾往往透過增建來增加使用空間,這也使得違建問題更加複雜難解。如何在保障民眾財產權與維護公共安全之間取得平衡,考驗著市府的智慧與執行力。
M觀點 違建治理需多管齊下
解決違建問題不能只靠拆除,需要多管齊下的策略。除了增加拆除人力與提高效率外,更應從源頭管理,加強建築法規宣導,建立民眾正確觀念。同時也可考慮引入科技手段,如利用空拍機定期巡查,及早發現新增違建。市府相關單位需要拿出更大決心與執行力,訂定明確的處理時程與目標,讓台北市的違建問題能獲得有效控制,還給市民一個安全、合法的居住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