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
貸款
房仲
社宅
修繕
Line
少子化房價卻暴漲的真相!專家揭「三大神秘力量」撐盤 網驚:難怪永遠買不起
日盈社宅

少子化房價卻暴漲的真相!專家揭「三大神秘力量」撐盤 網驚:難怪永遠買不起

2025/10/08 |  43 | 加入最愛

少子化房價卻暴漲的真相!專家揭「三大神秘力量」撐盤 網驚:難怪永遠買不起

【M傳媒-房產中心/專題報導】

「台灣出生率全球倒數第一,可房價卻還在漲,這合理嗎?」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準購屋族。網友在臉書《買房知識家》社團上發文直言:「少子化真的會導致房價下跌嗎?」傳統經濟學認為人口下降應該拉低房價,但現實台灣房市卻並非如此,尤其在主要都會區,房價依然保持高檔。這讓不少消費者陷入困惑,也引發對房市結構與未來趨勢的深層討論。

人口結構與居住需求的微妙變化
少子化不僅是孩子變少,更改變了整體人口結構。隨著家庭子女數下降,每個孩子可能繼承的資產增加,父母更願意投入房地產作為財富傳承工具;同時,單身戶、頂客族與小家庭增加,也帶來新的居住需求。這些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口減少對房市的壓力。

此外,人口集中化現象明顯。儘管全國人口開始下降,但資源豐富的都市仍持續吸引人口流入,使台北、台中、高雄等精華區房價獲得支撐。鄉村或人口萎縮區域房價承壓,而都市核心地帶則維持熱度。

財富集中與投資偏好
房地產長期被視為穩健投資標的。在股市波動及全球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,更多資金流向不動產市場,即便少子化降低潛在購屋人口,但擁有購買力的族群仍持續進場。加上台灣「有土斯有財」的觀念深植人心,房子不僅是居住需求,更是財富儲存與身分象徵,使房價在短期內具有一定剛性。

政策與時間因素的支撐
低利率、稅制設計、都市更新政策以及全球量化寬鬆的影響,均強化房地產保值功能。少子化的影響存在明顯時間遞延效應:新生人口成為購屋主力需經20至30年,而當前購屋主力仍以40至50歲族群為主,因此短期房價仍有需求支撐。

不同類型房產受影響程度不同:學區宅、小家庭產品可能先面臨壓力,但精華區豪宅及商用不動產仍具支撐力,形成市場差異化。

M觀點:
少子化不必然導致房價全面下跌,而是促使市場走向「總量下降、質量提升」的新格局。未來台灣房市可能呈現兩極化:弱勢區域價格調整,精華區持續熱度。購屋者應著眼於地段與產品競爭力,而非單純依人口數推測價格。

少子化也提醒我們,房市正在經歷從「量的擴張」轉向「質的提升」的轉型期。雖充滿不確定性,但也是建立更健康、符合實際需求房市環境的契機。與其恐懼少子化衝擊,不如正面迎接市場轉型,思考如何打造更適合未來社會的居住模式。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