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市降地租救招商!市有地租金砍至3% 業者:投資意願大增
北市降地租救招商!市有地租金砍至3% 業者:投資意願大增
台北市政府3日宣布重大招商政策調整,決定將市有非公用土地的租金計算基準,從現行「公告地價5%」調降至「3%」,與國有地租金標準一致。此舉旨在解決近年招商困境,並刺激民間投資意願,預計將帶動新一波地上權開發熱潮。
政策轉向原因
招商成效低迷:過去兩年受市場景氣影響,多筆市有地流標
租金負擔過重:原5%租金隨公告地價調升而飆漲,增加投資不確定性
國市有地不同調:同一開發案因土地權屬不同導致租金計算混亂
財政局長陳志銘舉例說明,以台北101為例,若土地租金為3%,營運權利金可達202億元;但若租金調高至5%,權利金則可能低於100億元。顯示租金與權利金存在「蹺蹺板效應」,調降租金反而可能提高政府總收益。
新制三大影響
降低投資門檻:業者初期資金壓力減輕,尤其有利中小型開發商
穩定成本預測:避免因公告地價波動造成租金暴增風險
提升投標意願:與國有地標準一致,增加聯合開發可行性
市場反應
不動產業者普遍表示肯定,認為此舉能有效提升投標意願。租金占比降低,讓開發商更能專注於長期營運規劃。此政策尤其有利於「商用不動產」和「複合式開發案」的推動。
配套措施
北市府同步修訂《市有非公用土地設定地上權實施要點》,未來將:
建立租金緩漲機制,避免短期劇烈波動
擴大適用範圍,納入更多閒置市有地
加強權利金計算透明度,減少爭議
不過也有專家提醒,權利金可能因此調高,投資人仍需精算整體成本效益。這項新制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實施,可望為台北市不動產市場注入新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