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明Line帳號

高房價下的政策平衡術:居住正義與市場穩定的兩難

高房價下的政策平衡術:居住正義與市場穩定的兩難

2025/05/14 |  20 | 加入最愛

高房價下的政策平衡術:居住正義與市場穩定的兩難

台灣房市正面臨關鍵轉型期。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近日在房市論壇坦言,政府雖透過新青安貸款等政策協助青年購屋,卻也意外催生「賺房價差融資買股」等投機亂象,揭露了當前房市治理的深層矛盾。

 

政策雙面刃:新青安的成就與副作用

董建宏不諱言,新青安確實幫助許多年輕首購族圓夢,但衍生問題值得警惕。市場出現兩種異常現象:

套利操作:部分投資客利用房價漲幅抵押融資,資金流向股市等高風險領域

政策套利:建商針對新青安資格者提高房價,削弱政策美意

這些現象促使財政部與內政部啟動政策檢討。值得玩味的是,政府一方面肯定新青安的成效,另一方面卻暗示可能調整適用條件,反映「刺激購屋」與「防堵炒作」的微妙平衡。

 

打炒藥方持續加碼

政府近年已祭出多項措施抑制投機:

2021年實價登錄2.0:封殺預售屋紅單轉售

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:限制預售屋換約

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:緊縮投資客貸款成數

 

董建宏特別肯定業界配合使違規交易大減,但數據顯示,這些措施雖壓制短期炒作,卻未根本解決高房價問題。根據內政部資料,2023年全國房價所得比仍高達9.7倍,年輕人購屋壓力未見實質緩解。

 

都市更新與稅制改革的未竟之路

政府將都更與危老重建視為解方,但進度緩慢。董建宏強調「提升老屋使用效能」的同時,卻未觸及核心的稅制改革。學者指出,台灣房屋稅基嚴重低估(僅市價10-30%),持有成本過低,才是囤房投機的溫床。

 

市場健康的三大挑戰

政策矛盾:刺激首購與抑制投機的政策相互抵消

資金氾濫:低利率環境使房市仍是資金避風港

資訊不對稱:實價登錄未能完全杜絕作價行為

 

(未來展望)政府似已意識到「純打炒」的局限性,董建宏談話中多次強調「穩健」而非「打壓」,暗示可能轉向精準調控。下一步關鍵在於:能否建立「差異化政策」,將首購族與投資客有效分流,這將決定台灣房市能否真正實現居住正義。

對購屋者而言,與其等待政策救援,更務實的做法是:

善用新青安但避免追高過度包裝的建案

關注都更潛力區的合理價物件

嚴守「月房貸不逾收入1/3」的財務紀律

這場居住正義的長期抗戰,需要更細緻的政策工具與全民共同的理性期待。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