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栗翻身最後一哩路?頭份288公頃產業園區卡關 地主意願決定產業未來
苗栗翻身最後一哩路?頭份288公頃產業園區卡關 地主意願決定產業未來
【M 傳媒地方中心/專題報導】
在「桃竹苗大矽谷」國家戰略布局中,苗栗頭份交流道東西兩側288公頃農業區的轉型,成為攸關地方發展的關鍵戰役。這片相當於11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土地,正面臨從農田到科技廊帶的歷史性轉變,而能否說服超過半數地主支持,將決定苗栗能否抓住這波產業升級契機。
頭份交流道東西側的雙軌發展
苗栗縣政府規劃的頭份產業園區,以國道1號為界分為東西兩側,總面積達288公頃。西側129公頃被視為首期發展核心,因其緊鄰竹南科學園區與市區,公用設備管線易整合,開發成本相對較低,具備立即開發優勢。
東側161公頃則面臨更多挑戰,包括需配合頭份第二交流道改善聯外交通、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限制建築開發,以及電力設施遷移成本較高等問題。縣府強調,這些限制條件可透過規劃方式克服,但需要更長時間與資源投入。
地主意願調查關鍵
這項計畫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意願調查。今年1月完成的第一階段調查顯示,西側地主表達意願比例為四成多,東側則為三成多。縣府期盼在第二階段調查能突破五成意願門檻,為後續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奠定基礎。
若一切順利,預計今年底完成先期規劃,明年初研擬都市計畫變更,目標在2036年完成區段徵收及工程,打造竹南科學園區核心產業及上下游產業鏈的營運生產基地。
苗栗在大矽谷計劃中的定位
頭份產業園區是苗栗縣政府為呼應行政院2024年9月核定的「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」所提出的三大儲備產業基地之一。另外兩處基地——擴大竹南科學園區案與後龍產業園區案,因位於都市計畫區外,國土功能分區調整未能過關,使得頭份交流道周邊產業園區的開發更形重要。
苗栗縣長鍾東錦多次在跨局處會議中指示加速產業用地開發,解決產業缺地問題,並呼籲中央儘速核定可行性評估,以利後續都市計畫程序推進。
M觀點:
頭份產業園區的開發案,體現了地方政府在國家產業戰略中的積極作為,但也暴露了中央與地方協調的落差。儘管縣府已投入大量行政資源規劃,但國發會的回應卻顯得被動,僅請縣府「逕洽各中央權責機關辦理」,缺乏整合性協助。
從區域發展角度觀察,頭份產業園區若能成功開發,將有效解決竹科周邊產業用地不足的問題,並發揮區位優勢,既享有緊鄰竹南科學園區的群聚效益,又具備國道1號、台1線、台61線及高鐵苗栗站的交通便利性。然而,長達10年的開發期程,如何維持企業投資意願與地主支持度,將是持續存在的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