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桃園公設保留地減稅攻略》地主必看!9/22前申請免地價稅關鍵解析
《桃園公設保留地減稅攻略》地主必看!9/22前申請免地價稅關鍵解析
在桃園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的陳先生最近收到稅單時,發現自己那塊閒置多年的土地仍被課徵地價稅,直到鄰居提醒才知道,原來符合條件的公設保留地可以申請免稅。「我那塊地荒廢十幾年都沒用,要不是里長告訴我,根本不知道能申請免稅。」陳先生懊惱地說。
桃園市政府稅務局最近特別提醒,像是陳先生這樣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的地主們要注意了!這些被劃定為未來道路、公園、學校等公共用途的土地,只要符合兩個關鍵條件,就可以在每年9月22日前提出免徵地價稅申請。
稅務局副局長林美珠解釋:「第一個條件是土地必須維持『空地狀態』,完全沒有做任何使用;第二個條件是要與周邊正在使用的土地有『明確隔離』,比如說有圍籬或自然邊界區隔。」她特別提到,最近就有一位楊梅區的地主,因為土地與鄰地僅用簡易繩索分隔,被認定不符合「完全隔離」標準而無法通過審核。
實際申請時,地主需要準備哪些文件呢?地政士公會理事長王瑞祺說明:「最基本的要帶土地所有權狀正本,還有現場照片,最好能拍到土地現況和隔離情況。如果是被圍牆或籬笆隔開,要拍清楚分隔設施。」他分享一個成功案例:一位八德區的地主在空地四周築起圍牆,並提供空拍圖證明土地閒置,很快就通過審核。
不過要特別注意時間點!稅務局強調,每年申請截止日都是9月22日,逾期申請的話,就算條件符合,也要等到下一年度才能享受免稅優惠。去年就有位大園區的地主10月才提出申請,結果白白多繳了一整年的地價稅。
對於如何判斷土地是否符合「未作任何使用」的標準,稅務局財產稅科科長張志明舉例說明:「像是沒有停放車輛、沒有堆放雜物、沒有種植作物,這些都算符合條件。但如果有被附近居民當成臨時停車場,或是被堆放建築廢料,就不符合免稅資格。」
桃園市地政局長蔡金鐘建議,不確定自己土地狀況的地主,可以先到各區公所或地政事務所查詢土地分區使用狀況,也可以透過「桃園智慧地圖」系統線上查閱。他提醒:「特別是繼承來的老土地,很多所有權人根本不知道被劃為公設保留地,白白繳了多年稅金。」
對於已經錯過今年申請的地主,稅務局表示雖然無法追溯減免,但可以開始準備明年的申請。建議可以先整理土地環境,確保符合「空地」和「隔離」兩大要件,並在明年9月22日前提出申請,就能從明年開始享受免稅優惠。
這項政策對長期持有公設保留地的地主來說不無小補。以桃園市中壢區一筆100平方公尺的公設保留地為例,一年地價稅約2,000元,若從30歲持有到60歲,30年下來就能省下6萬元稅金。稅務局呼籲符合條件的地主把握時間,在9月22日前提出申請,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