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
貸款
房仲
社宅
修繕
Line
填錯恐補稅!獨資、合夥申報營所稅「應分配盈餘」關鍵在這行
日盈社宅

填錯恐補稅!獨資、合夥申報營所稅「應分配盈餘」關鍵在這行

2025/10/07 |  23 | 加入最愛

填錯恐補稅!獨資、合夥申報營所稅「應分配盈餘」關鍵在這行

M傳媒財經中心/專題報導】

報稅季又將來臨,不少經營獨資或合夥事業的老闆常被一個欄位搞糊塗「應分配盈餘」。高雄國稅局提醒,這個欄位可不是隨便填的數字,它必須依「自行依法調整後之全年所得額」計算。若誤以帳載結算數或課稅所得額填報,可能導致漏稅,輕則補稅,重則挨罰。

 

近年越來越多中小企業主選擇以獨資或合夥型態經營,但許多人仍沿用一般公司的觀念處理報稅,導致營所稅與綜所稅併計時出現錯誤。國稅局指出,根據財政部解釋令,獨資主或合夥人申報綜合所得稅時,不能扣除超過標準的支出項目,也不得以「帳上盈餘」或「課稅所得額」作為分配依據。正確的基準應是「依法調整後全年所得額」,也就是扣除不符規定支出、加回應列項目後的實際所得。

 

舉例來說,一名高先生以獨資方式經營A行號,帳面所得為100萬元,但經依法調整後的全年所得為120萬元,扣除免稅所得40萬元後,課稅所得僅80萬元。若他誤將「80萬元」或「100萬元」填入「應分配盈餘」欄位,等於少報了實際可分配盈餘,恐遭國稅局追稅。正確作法應是依120萬元填列,才能避免誤報風險。

 

高雄國稅局強調,獨資與合夥事業在法律上屬於「非公司組織」,盈餘視同業主個人所得,必須正確反映經調整後的收入實況。若有疑慮,建議可向稅務局或會計師諮詢,以確保報稅內容正確無誤。

 

M觀點:

稅務規定繁瑣,但細節往往決定荷包安危。許多中小企業主平時忙於營運,忽略了報稅結構差異,最終反而被補稅。其實,只要牢記「依法調整後所得額」才是獨資、合夥申報基準,就能避免誤踩紅線。報稅不只是填表,更是對自己財務透明度的一次檢驗。圖/google map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