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明Line帳號

《央行數據曝三大警訊 建商、購屋族同步縮手》

《央行數據曝三大警訊 建商、購屋族同步縮手》

2025/04/25 |  38 | 加入最愛

《央行數據曝三大警訊 建商、購屋族同步縮手》

台灣房市正迎來關鍵轉折點!央行最新公布的3月金融數據透露出令人玩味的市場變化,房貸餘額雖突破11.1兆元大關,但增速卻創下近11個月新低,年增率僅剩9.34%,這已是連續五個月放緩,更連續三個月維持在10%以下的低水位。這組數字背後,反映出政府打炒房政策與市場自發性調整的雙重效應正在發酵。

 

交易量能急凍成關鍵指標

對照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減逾2成的慘淡數據,央行官員直言這顯示「健全房市措施持續見效」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被視為房市救命稻草的新青安貸款,雖然占比提升至11.61%,但建商保守程度超乎預期。

供給面的警訊更為明顯,土建融餘額不僅單月減少33億元,年增率更驟降至2.97%,創下去年8月以來新低。央行官員透露,這種保守趨勢已持續一、兩年,即使329檔期短暫推升買氣,但4月國際政經變數(如川普關稅議題)又讓市場轉趨觀望。某上市建商財務長私下表示:「現在推案寧可慢不能錯,土地庫存足夠消化3-5年。」

 

銀行體系暗藏未爆彈?

雖然金管會強調房貸逾放比0.07%仍在可控範圍,但逾放金額連八月走升至82.28億元,創三年半新高的現象不容輕忽。更微妙的是,銀行不動產放款佔存款比重持續在28%警戒線邊緣徘徊,已有4家銀行逼近29%上限,這種「走鋼索」般的資金配置,暗示金融體系對房市的風險胃納量正在觸頂。

 

市場進入新常態

房產專家分析,當前市場呈現「三低現象」:低交易量、低成長率、低風險偏好。這種環境下,自住客反而迎來難得的議價空間,特別是中古屋市場已出現5-10%的價格鬆動。不過學者提醒,隨著美國升息循環延長,台灣房市能否軟著陸,關鍵將取決於建商庫存去化速度與就業市場穩定度,建議購屋族「多看、多比、不追高」,才能在這波調整期中掌握主動權。

 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