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
貸款
房仲
社宅
修繕
Line
老屋貸款40年真相!結構安全藏危機 專家揭「三大地雷」千萬別踩
日盈社宅

老屋貸款40年真相!結構安全藏危機 專家揭「三大地雷」千萬別踩

2025/10/09 |  9 | 加入最愛

老屋貸款40年真相!結構安全藏危機 專家揭「三大地雷」千萬別踩

【M傳媒-房產中心】

「貸款40年買老屋,結構真的安全嗎?」這個問題正困擾著無數想買房的年輕人。隨著銀行將老屋貸款年限拉長至30-40年,愈來愈多首購族將目光投向價格相對親民的老公寓、老透天。然而,這些屋齡動輒30、40年以上的老房子,能否再安全居住數十年,成為購屋者心中最大的疑問。專業結構技師直言,老屋貸款年限與建築壽命正在進行一場危險的賽跑。

老屋貸款的市場現況  

近年來,銀行逐步放寬老屋貸款限制,不少屋齡30年以上的物件也能貸到30-40年。這種「貸款年限比屋齡還長」的現象,確實降低購屋門檻,卻也隱藏著結構安全的潛在危機。購屋者用未來30-40年的收入,換取的可能是一個正在倒數的居住安全時鐘。

結構安全的三大隱憂  

專業結構技師指出,台灣老屋普遍存在三大安全隱患:首先是「混凝土中性化」問題,隨著時間推移,混凝土保護層逐漸失效,鋼筋開始鏽蝕膨脹;其次是「氯離子含量」超標,也就是俗稱的海砂屋,這在早期建築中相當常見;最後是「結構系統不佳」,許多老舊建築缺乏耐震設計,難以承受強烈地震考驗。

貸款年限的現實矛盾  

銀行願意提供長期貸款,不代表建築物本身能夠安全使用相同年限。許多老屋在貸款還清前,就需要投入大筆資金進行結構補強,甚至面臨必須拆除重建的命運。這種「貸款未清、房屋已老」的矛盾,可能成為購屋者的沉重負擔。

專業鑑定的必要程序  

想要購買老屋的消費者,應該委託專業機構進行結構安全評估。包括混凝土強度檢測、鋼筋鏽蝕狀況檢查、結構系統評估等。雖然需要額外花費,但相較於未來可能面臨的修繕成本,這筆投資絕對值得。

都更危老的不確定性 

許多購屋者抱著「等都更」的心態購買老屋,但現實是都更整合困難重重,時程充滿不確定性。與其寄望未知的都更利益,不如務實評估現有結構能否安全居住到都更來臨的那一天。

修繕成本的財務衝擊  

老屋最可怕的不是購屋成本,而是後續的修繕支出。一旦發現結構問題,補強費用動輒數十萬到數百萬元,這對多數家庭都是沉重的財務壓力。購屋前應該預留足夠的修繕準備金,以因應可能發生的結構問題。

銀行鑑價的潛在風險  

銀行願意提供貸款,不代表認可房屋的結構安全。銀行的鑑價主要考量土地價值與周邊行情,對結構安全的評估相對有限。購屋者不應將銀行核貸與結構安全畫上等號。

M觀點:  

老屋貸款年限的放寬,雖然解決了購屋的門檻問題,卻可能帶來更大的安全隱憂。與其盲目追求低總價,不如務實評估建築物的剩餘壽命與修繕成本。  在考慮老屋時,我們建議應該:優先選擇結構狀況較佳的物件,即使價格稍高;預留總價10-15%作為修繕準備金;委託專業機構進行徹底檢測;避免購買有明顯結構疑慮的物件。  

真正的購屋智慧,不是在最低點進場,而是在合理價格找到安全可靠的住所。與其未來擔心受怕,不如現在做好把關,讓房子真正成為安身立命的保障。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