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58兆資金洪流無處去!「川普盲盒」效應引爆台灣經濟惡性循環
4.58兆資金洪流無處去!「川普盲盒」效應引爆台灣經濟惡性循環
主計總處最新預測震撼市場,2025年台灣超額儲蓄將飆破4.58兆元,相當於全國GDP的17%,創下歷史新高。這筆足以買下3個台積電的巨額閒置資金,正暴露台灣經濟陷入「企業不敢投資、民眾不敢消費、窮人更窮」的結構性危機。
企業現金堆滿倉
「現在接單像在拆盲盒,根本不知道關稅大刀何時砍下。」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直指,超額儲蓄中高達7成(約3.2兆)卡在企業帳上,尤其電子代工、傳統製造業者,面對川普可能對墨西哥、東南亞祭出的連鎖關稅效應,寧可讓資金閒置也不敢擴廠。
更驚人的是財富差距黑洞。政大教授殷乃平揭露,台灣前20%與後20%家庭財富差距,30年來從16.8倍暴增至66.9倍,「富人錢多到不知怎麼花,窮人卻連基本存款都沒有」。這種扭曲現象,讓4.58兆資金洪流中,實際能刺激經濟的活水少得可憐。
房市、股市、消費全窒息
這波超額儲蓄海嘯正引發多重經濟病徵:
1. 房市冰火兩重天
豪宅市場現「現金掃貨潮」:台北市200萬/坪以上豪宅交易量逆勢增15%,全現金交易佔比破4成
平民市場陷凍結:新青安貸款雖熱,但銀行鑑價跟不上開價,實際核貸成數跌破7成
2. 股市量能萎靡
台股日均成交量萎縮至2,800億元,創2021年來新低。券商主管苦笑:「大戶都在等11月美國大選結果,散戶被通膨吃掉薪水,誰來買股票?」
3. 消費M型化加劇
百貨公司精品業績年增20%,但量販店營收連3季衰退。人資專家楊宗斌警告:「基本工資調漲的錢,全被民眾存起來應急,根本流不回市場。」
政策十字路口》降存準率恐釀更大風暴
面對資金停滯困境,行政院雖考慮調降存款準備率,但專家強烈警告:
2010年教訓重演:當年降存準率釋出資金,最後超過5成流向房市炒作
通膨惡化風險:若4.58兆閒置資金突然湧入市場,物價恐失控
殷乃平建議,與其全面降準,不如成立「戰略產業融資專案」,將資金導向半導體、AI等關鍵領域。但時間已相當緊迫,隨著川普可能於7月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後拋出更激進的關稅政策,台灣這座全球罕見的「資金堰塞湖」,正倒數計時逼近潰堤邊緣......
深度觀察:這4.58兆元看似是經濟實力象徵,實則是台灣產業轉型的警訊。當企業連台積電赴美設廠的跟隨意願都低落,政府真該思考如何把「恐懼儲蓄」轉化為「機會投資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