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商撐不住了?蛋白區預售屋驚見「2成降價斷頭潮」 內行曝:這時機進場現賺200萬
建商撐不住了?蛋白區預售屋驚見「2成降價斷頭潮」 內行曝:這時機進場現賺200萬
「現在不砍價,難道要等建商倒閉?」全台預售屋市場正在上演一場血腥的價格屠殺。當投資客集體逃亡、建商資金鏈瀕臨斷裂,蛋白區預售屋的讓利幅度正持續擴大,一場前所未有的購屋良機悄然降臨。
【M傳媒 房產中心】「我三個月前買的預售屋,現在同建案開價直接降兩成,等於瞬間虧了400萬!」一位投資客的血淚控訴,揭開蛋白區預售市場的殘酷現實。隨著全台交易量創下近八年新低,建商為了求生,不得不祭出大刀闊斧的降價策略,昔日高不可攀的預售屋,正以驚人折扣尋找接盤俠。
市場驚人數據
2025年上半年,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6.4%,永慶房產預估全年交易量可能跌破27萬棟,創下史上最大跌幅。這種「量能急凍」的現象,正在逼使建商做出痛苦決定。「現在不是賺多少的問題,是能回收多少現金的問題,」一位中部建商高層坦言,「我們在十四期的案子,直接打八折求售,再不賣就要斷頭了。」
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更直言,預售屋市場在蛋白區已經「全面下行」,這種明確的市場訊號,讓買方終於等到期待已久的議價空間。
海嘯第一排現場
蛋白區重劃區成為這波降價潮的重災區,其中又以台中十四期、桃園草漯最為慘烈。這些區域因推案量過大,加上央行信用管制收緊,出現大量解約與賠售潮。「十四期最高峰時預售屋開價每坪45萬,現在35萬就願意談,」當地房仲透露,「投資客寧可賠掉定金也要解約,因為繼續繳款只會虧更多。」
更驚人的是,這種降價不是個案,而是全面性的價格修正。住展雜誌調查指出,台中清水、梧棲等海線地區,已有建商開出低於周邊行情10%至15%的價格,只求快速去化。
建商讓利訊號
聰明的購屋族都知道,建商不會明著降價,而是透過各種「變相讓利」來吸引買氣。這些隱藏訊號包括:
「低首付方案」:從過去的20%自備款降至10%,甚至5%。
「裝潢贈送」:價值百萬的裝潢免費送,等於變相降價。
「貸款補貼」:建商補貼前幾年的利息,降低購屋門檻。
「工程期零付款」:簽約後到交屋前都不用付款,減輕資金壓力。
「這些優惠加起來,實際折扣可能超過兩成,」代銷業者私下計算,「但建商死都不承認是降價。」
自住客進場智慧
對於等待已久的自住客而言,這確實是難得的進場時機,但需要更精明的選擇策略。賣厝阿明建議,應該選擇「生活機能成熟」、「交屋期近」的案子,避免追逐低價卻缺乏配套的區域。「現在七都議價率已達10%至13%,如果建商願意讓利,成交機會大幅提升,」阿明提醒,「但一定要精算長期還款能力,不要被低首付沖昏頭。」
更重要的是,要避開「供給過量」、「投資客比例高」的區域,這些地方未來可能面臨更大的價格修正壓力。
談判技巧實戰教學
面對建商的讓利潮,購屋族應該掌握幾個關鍵談判技巧:
「鎖定餘屋」:選擇銷售後期的建案,餘戶通常有更大議價空間。
「比較實登」:用實價登錄的成交價作為談判基礎,要求比照辦理。
「現金優勢」:準備較高自備款,爭取額外折扣。
「團體議價」:找親友一起購買,爭取團購優惠。
一位成功砍價的購屋族分享:「我直接拿周邊建案的成交價給代銷看,最後用低於開價18%的價格成交。」
M觀點:一位代銷人員苦笑:「現在不是賣房子,是求人家買房子。」
蛋白區預售屋的降價潮,是市場回歸理性的必然過程。對自住客而言,與其執著於「砍到最低點」,不如尋找「合理價位的好房子」。在當前市場環境下,應該把握三個原則:選擇體質健全的建商、避開供給過量的區域、確保長期的還款能力。記住,最好的購屋時機不是市場的最低點,而是你找到適合且負擔得起的房子之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