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明Line帳號

老屋捉交替,44年老屋開價440萬!房仲推『機能無敵』,前手賠50萬脫手...

老屋捉交替,44年老屋開價440萬!房仲推『機能無敵』,前手賠50萬脫手...

2025/05/25 |  19 | 加入最愛

老屋捉交替,44年老屋開價440萬!房仲推『機能無敵』,前手賠50萬脫手...

『走路10分鐘到醫院、對面就是萬坪公園,這種黃金地段去哪找?』看著房仲傳來的物件資訊,林小姐心動不已。這間開價440萬含車位的老公寓,價格只有同區新案的三分之二,但屋齡44年的數字卻讓她猶豫:『真的能買嗎?』

 

房仲信誓旦旦保證:『現在老屋一堆人搶,轉手絕對沒問題!』

還要求她先下斡旋才能談貸款。直到她問附近鄰居,才驚覺真相—這間『機能王』老屋,前手持有5年賠售50萬,銀行甚至只願貸5-6...

 

這不是特例。隨著房價高漲,『低總價老屋』成為首購族新寵,但隱藏的地雷比你想的更致命。當房仲說『屋齡不是問題』時,究竟沒告訴你哪些真相?」

 

走進這間44年老公寓,牆面龜裂的紋路像在訴說歲月故事

房仲熱情介紹著「永久棟距」與「散步到急診室」的優勢,卻絕口不提天花板裡老化的電線,正潛伏著走火危機。在地資深代書透露,這類物件最可怕的不是屋齡,而是「銀行估不到價」—去年同社區有老屋成交380萬,但銀行鑑價僅250萬,買方得自籌130萬差額,差點違約賠上訂金。

 

更令人心驚的是維修黑洞

曾買下類似物件的黃先生苦笑:「光換全室鋁管電線就花了40萬,抓漏師傅還從牆裡掏出老鼠窩。」這些隱形成本加上頭期款,總支出幾乎超過買20年左右成屋的價格。

 

市場正在上演老屋捉交替戲碼

新建案林立的街廓另一頭,老屋就像被遺忘的長者—即便坐擁無敵地段,多數銀行仍對40年以上物件築起高牆。一位不願具名的分行經理透露,除非是精華區有都更題材,否則老屋貸款成數「砍到見骨」是常態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前手屋主寧願賠售,因為這類型物件需要現金買盤,價格只能任人宰割。

 

但危機總伴隨著轉機。都更整合師點出關鍵:「這類物件要翻身,得看土地持分與鄰居共識。」若單層戶數少、住戶改建意願高,老屋可能是潛力股;反之,若社區整合困難,等同買進流動性陷阱。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