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橋垃圾處理廠大變身!14.8 公頃大開發啟動 未來將蓋 580 戶社宅、大片公園一次到位 | M傳媒
板橋垃圾處理廠大變身!14.8 公頃大開發啟動 未來將蓋 580 戶社宅、大片公園一次到位
【M傳媒房產中心/專題報導】
板橋人等很久的「城市黑洞」終於要被翻轉了!位於板橋、中和交界、緊鄰台北市的新北板橋垃圾處理廠,用地閒置多年、鐵皮屋林立、環境髒亂不堪,長期被居民視為都市發展的「破口」。如今,新北市城鄉局正式提出都市計畫變更案,不僅獲市都委會審議通過,還將送內政部進行最後審查。未來這裡不只會變身大片綠地,更將新增 580 戶社會住宅,全面翻轉板橋南側的城市樣貌。
這次計畫變更範圍橫跨板橋與中和,面積高達 14.86 公頃,地段位置堪稱精華,與台北市僅隔一座橋,旁邊就是新店溪畔的環河快速道路、河濱公園以及單車道,藍綠資源滿滿。然而過去因垃圾處理廠停用,加上多處私有公保地久未處理,全區長期呈現低度使用狀態,鐵皮屋、荒地與雜亂景象成了居民的「眼中釘」。
市府指出,這次變更案同步配合行政院的「板新地區供水改善計畫」,必須在區內設置大型地下配水池,因此趁勢發動都更級別的開發整理。規劃採「市地重劃」方式辦理,透過土地整合,一次取得大面積公共設施用地。
按照最新規劃,市府可實質開闢 6.59 公頃公共設施用地,包括:
3.37 公頃公園綠地
1.12 公頃停車場
1.37 公頃道路系統
0.73 公頃社福設施用地
社福設施部分更將用於興建 580 戶社會住宅,提供青年、弱勢與在地家庭更負擔得起的居住選擇。
城鄉局強調,這次的核心目標,就是要「重新定義」這塊沉睡多年的土地,讓它不再是板橋、中和的邊陲死角,而是能真正融入都市生活的高品質生活圈。未來的大面積公園綠地,將與河濱休憩空間串接,打造城市新綠帶;地下配水池則會穩定供應整個板新地區的用水需求,讓居民生活更安心。
同時,透過新道路系統與停車空間的設計,區內交通將更順暢,不再是目前雜亂的巷弄結構。中央政策要求的社福設施也會到位,使整體發展更均衡。
城鄉局表示,過去這塊土地與周邊開發成熟的區域形成強烈落差,不僅影響視覺美觀,也拖累當地發展。此次計畫不只是把地整理乾淨,而是徹底導入住宅機能、公共空間與交通改善,未來將讓板橋南側真正補齊城市機能缺口。
板橋垃圾處理廠的轉型案,等了二十多年終於迎來曙光。
從廢棄設施到社宅、從鐵皮雜亂到大片公園,這場大翻修不只是都市計畫調整,更象徵著老城區更新的里程碑。只要內政部審查順利通過,板橋、中和甚至整個大台北的生活圈將迎來新的城市亮點,居民也期待這塊長年的都市傷痕,終能被綠地與更好的生活環境所取代。圖/新北市政府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