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租失控暴漲真相!補貼反被房東吃掉 專家揭『3大吸血黑幕』
房租失控暴漲真相!補貼反被房東吃掉 專家揭『3大吸血黑幕』.
近年來台灣租屋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上漲壓力。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自2020年全球貨幣寬鬆政策實施以來,台灣房租指數已連續三年維持2%以上的年增率,2024年更攀升至2.2%-2.6%的區間。這波租金上漲潮背後,實則隱藏著複雜的市場機制與政策交互作用。
貨幣政策點燃上漲引信
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分析指出,這波租金上漲的起點可追溯至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,各國央行實施的量化寬鬆政策。大量資金流入市場不僅推升房價,更透過「外溢效應」帶動租金上揚。值得注意的是,租金上漲具有明顯的「價格僵固性」,一旦調漲就難以回降,形成長期性的居住成本壓力。
政策美意反而助長漲勢
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提出警示,現行的租金補貼政策可能產生「政策反噬」現象。理論上補貼應減輕租客負擔,實務上卻可能被房東透過漲租吸收。此外,租金課稅的實施也促使房東將稅負成本轉嫁至租金,形成「補貼-課稅-漲租」的惡性循環。這種政策工具間的相互抵消,讓居住正義的實現更顯困難。
數據落差掩蓋市場真相
許多租屋族發現,官方統計的租金行情與實際市場存在明顯落差。這主要源於兩大因素:一是政府數據多來自租金較低的包租代管與社會住宅;二是市場上因屋齡、裝潢、地段等差異產生的租金分層現象。這種「統計盲區」不僅影響政策制定的精準度,更可能誤導民眾對市場的真實認知。
結構性解方亟待提出
面對持續攀升的居住成本,單純依靠租金補貼已顯不足。專家建議,中長期應從增加供給面著手,包括加速社會住宅興建、鼓勵民間空屋釋出,以及建立更透明的租賃市場機制。同時,也需審慎評估各項住房政策的交互影響,避免不同政策間相互抵銷,才能真正解決台灣租屋市場的結構性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