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蛋白區神話破滅!全台五區房市交易量暴跌逾85%
科技蛋白區神話破滅!全台五區房市交易量暴跌逾85%
曾經因科技題材而炙手可熱的中南部蛋白區,如今正面臨嚴峻的市場考驗。根據《591實價登錄》最新統計,2025年上半年全台房市交易持續走緩,其中高雄仁武、台中梧棲、台中太平、台南安南及新竹新豐等五個行政區交易量年減超過85%,成為這波房市修正中受創最深的區域,顯示投資買盤退潮後,這些缺乏實質需求支撐的區域正進入深度調整期。
科技光環褪色 投資熱區急速冷卻
這波交易量暴跌的五個行政區中,北台灣僅新竹新豐上榜,其餘四區集中在中南部,反映出一個明顯趨勢:過去依靠單一科技題材炒作的區域,在市場反轉時往往最先受到衝擊。
以高雄仁武為例,去年因台積電楠梓設廠題材,上半年交易量一度突破千件,但今年同期僅剩約一成,年減幅度驚人。類似情況也發生在台南安南區,該區仰賴南科外溢效應和九份子重劃區推案,去年交易相當活絡,但今年在投資動能疲軟下,交易量同樣暴跌超過85%。
重劃區泡沫化危機浮現
中部市場方面,台中梧棲與太平區這兩個過去首購族青睞的重劃熱區,也面臨劇烈下滑壓力。這些區域共同特徵是推案量體龐大,但生活機能尚未完善,在市場熱絡時吸引自住與投資雙重買盤,一旦市況轉淡,就立即暴露供過於求的問題。
這波修正明顯集中在『三高一低』的區域-高供給量、高投資比例、高預期心理,但低實質需求。當資金退潮,這些區域自然首當其衝。
新竹外溢區也難倖免
值得注意的是,連過去被認為有剛性需求支撐的新竹地區也出現明顯修正。新竹縣新豐鄉今年上半年交易量僅約百件,年減超過八成,顯示即使有竹科外溢人口支撐,在總價門檻上升與新案供給減少的雙重影響下,買氣仍然明顯萎縮。
這些區域的問題在於過度依賴單一題材,缺乏多元產業支撐和完善生活機能,一旦投資客退場,市場馬上顯現原形。
政策調控加速市場回歸理性
這波深度修正與政策調控密切相關。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明顯抑制了投資性需求,特別是針對第二屋貸款成數的限制和利率提升,讓許多投資客打退堂鼓。政策讓市場回歸基本面,過去被炒過頭的區域現在正在進行價值重估。這個調整過程雖然痛苦,但對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是必要的。」
M觀點,這波蛋白區的深度修正,可說是市場自然的汰弱留強過程
房地產最終還是要回歸居住本質,缺乏實質需求支撐的區域,即使有再炫目的題材,也難以持續維持高價。
對於購屋者來說,這波修正反而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市場的機會。與其追逐投資題材,不如選擇有實質需求支撐、生活機能完善的區域,這些地區即使在市場調整期,也相對具有抗跌性。畢竟,房子最終是要用來居住的,而不是用來炒作的,這個簡單的道理,在這波修正中再次得到驗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