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e
貸款
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
驗屋
社宅
裝修
寬限期魔咒來襲!全台恐爆「屋奴逃亡潮」,專家:這些人的房子正在變成負資產
日盈社宅

寬限期魔咒來襲!全台恐爆「屋奴逃亡潮」,專家:這些人的房子正在變成負資產

2025/08/31 |  25 | 加入最愛

寬限期魔咒來襲!全台恐爆「屋奴逃亡潮」,專家:這些人的房子正在變成負資產
「再撐一下,房價還會漲!」這是許多寬限期後房貸繳不出來的屋主,寧可遲繳也不肯賣屋的共同心聲。一位銀行房貸部門主管透露,2025年正面臨一波「寬限期到期潮」,估計全台有超過數萬戶家庭將從只需繳利息的甜蜜期,進入本利攤還的現實期,月付金暴增50%的壓力正在逼出驚人的「屋奴困境」。

寬限期後違約率飆升3倍
根據銀行內部數據,寬限期結束後的6個月內,房貸遲繳率較寬限期內飆升300%。更驚人的是,這些遲繳戶中超過7成堅持不願賣屋,寧可信用破產也要死守房子,形成特殊的「屋奴現象」。

房價上漲三大迷思:
房價永遠上漲的信仰:即使財務明顯惡化,仍相信堅持下去就能賺到價差
稅賦誤解的恐懼:誤信賣房要繳35%-45%重稅,實際上自用住宅享有優惠稅率
沉沒成本的不捨:已經投入多年房貸與裝修費用,不願承認買錯時機的事實

近期網友遇到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開口借貸兩萬元,理由是房貸繳納困難。
令人困惑的是,當建議他出售房屋解決財務問題時,他卻堅持要「賺差價」,寧可遲繳也不願處分資產。這種情況背後反映了什麼問題?寬限期過後,是否真的有許多人陷入同樣的財務困境?

寬限期後的現實挑戰

房貸寬限期確實是許多購屋者的財務緩衝工具,在這期間只需支付利息,大幅減輕還款壓力。然而問題在於,寬限期結束後,每月還款金額可能突然增加30-50%,對許多家庭造成巨大財務衝擊。

從這位朋友的案例可以看出幾個關鍵問題:
1.  房屋所有權與貸款責任分離:房子登記在姐姐名下,但由他負責繳貸,這種 arrangement 本身就存在風險
2.  對稅賦的誤解:他聲稱賣房需繳35%的稅,這明顯高於實際的房地合一稅率,可能是藉口或對稅制不了解
3.  不切實際的期待:即使財務困難,仍堅持要「賺差價」,顯示對市場行情有過度期待

理性面對財務困境的選擇

當房貸確實難以負擔時,理性選擇應該優先考慮:
1.  與銀行協商:可申請展延貸款期限、調整還款方案,或談判降低利率
2.  出售資產:與其遲繳造成信用損害,不如及時處分資產保全信用紀錄
3.  出租分擔壓力:可考慮將房屋部分出租,用租金收入分擔房貸壓力
堅持「賺差價」而拒絕出售,反而可能導致更大的損失。遲繳房貸不僅會產生滯納金和罰息,更會嚴重影響個人信用評等,未來想要貸款或辦理信用卡都會更加困難。

寬限期後的普遍現象

銀行業者觀察到,確實有部分客戶在寬限期結束後還款困難。特別是那些原本財務規劃就較緊張的購屋者,在面臨收入減少或意外支出時,更容易陷入困境。然而,大多數借款人還是能夠透過調整支出、增加收入或與銀行協商等方式,順利度過寬限期後的還款壓力。關鍵在於提前規劃和理性面對,而不是逃避問題或堅持不切實際的期待。

面對房貸壓力,與其像這位朋友一樣堅持「賺差價」而拒絕務實解決方案,不如理性評估自身財務狀況,做出最有利的選擇。

信用紀錄的價值遠超過短期價差,與銀行積極協商或適時處分資產,往往是更明智的決定。寬限期確實是試煉財務規劃的關卡,但只有正視問題、尋求合理解決,才能真正避免「打回原形」的困境。在房貸決策上,務實永遠比幻想更有價值。
 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