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新厝住新家,尤其年輕人更喜歡漂亮公設住新房子。
所以小坪數新建案一直蓋一直蓋...。但以同區段同等價位來說,新建案的公設比例較中古屋真的高了不少,無形中擠壓了民眾生活居住空間。
相信大家都知道,近年來預售屋公設比例越來越高,現在買房通常有三成以上錢買不一定用到的公設,阿明還聽說公設有到五成的ㄛ。
一般來說:#新成屋 地點通常比不上中古屋,雖然外表華麗但室內空間真的狹小,加上高公設比,新成屋20坪不到的室內空間,挑戰三房案件比比皆是阿@@
目前生活機能好的區域,除了都市更新能釋放出大面積土地以外,一般蛋黃區新建案土地取得面積愈來愈小,也因為基地面積變小,公共設施真心說怎麼做得好。加上買新成屋還有一些隱藏成本,例如;管理基金、裝潢費、管線費、家電、管理費、車位清潔費...等等。
至於 #預售屋,阿明認真建議考慮買預售屋的朋友,要先確認建商風評,因為預售屋買下去簽完約就成定局,在你交屋之前你真的不會知道自己買了什麼樣的房子。萬一入住後才發現社區水準不佳,喊破喉嚨也沒人理。
#中古屋 就比較單純,阿明認為中古屋雖然管線老舊、公設不一定齊全、需要花點修繕費用。但其實花費可大可小,買方可以視自身條件決定,中古屋地點通常比較好,因此生活機能完善。加上公設又低,室內空大,換算成單坪價格實在很多,所以不論從以前到現在,中古屋都是民眾買房主力市場~
一般來說;15~25年的中古屋CP值很高,這個年份的房子生活機能成熟、穩定,公設比低,自住、出租兩相宜。
有些26年以上的老公寓,甚至沒有登記公設(梯間/陽台),因為室內坪數超大,很多人會買來做分租套房當起包租公、包租婆,導致這類型公寓屋齡雖高,在投資人齊心喊漲的狀態下,價格也一直被投資客拱上去啊。
說到這兒, 阿明怎麼看都覺得買預售屋和新成屋好像比較不划算啊?
算盤撥一撥,誰會心甘情願花個千萬買二房小宅,根本傭人房體驗館,買完入住後,悔不當初的人比比皆是。
阿明建議,
公部門是否可以考慮在建築法裏規範公設比例和分配方式呢?
雖然,現行產權登記辦法有相關明文規範,內政部也在預售屋定型化契約書中要求,對每一戶的室內面積、陽台及公設面積、車位面積都必須清楚記載,要求分別計價以達到透明化的目標。
接下來阿明要說的很重要,要買房的朋友一定要看清楚哦!!
以現況來說,假如你看上一個公設比約35%的建案,權狀坪數40坪;主建物26坪,公設14坪,賣1200萬。含公設計算1200萬 / 40坪(主建物26坪+公設14坪) = 30萬/坪,也就是說您的1200萬裏有420萬買了14坪,不確定在哪哩、能不能用、用不用到的公設,是不是感覺有陣風吹過來,頭殼暈暈的...
阿明相信,公共設施有其必要性的存在,重點在於公共設施坪數比例是否能被合理規範,還是相關單位會繼續漠視消費者權益,讓業者自由心證公設應該有多少。
我們呼籲相關單位用法源依據把公設比例規範出來,讓買房民眾一目瞭然,像是停車位佔多少%、樓梯間佔多少%、交誼廳佔多少%…以及限制總公設比不能高於多少%。
關於合理的公設比例這部份,現階段建築法規並無相關規範,所以業者想怎麼蓋就怎麼蓋。如果建築法能有一個公設坪數比例規範,有法源讓業者依循,相信這會是台灣買房民眾ㄟ福氣。
許多國家風俗民情不同,我們或許無法走到零公設機制,但我們是不是可以規範合哩,符合一般民眾正常生活使用的公設坪數比例,不再是業者想怎麼蓋就怎灌坪數呢~
阿明理解,現階段主客觀因素要改變都不容易,但,有個方向總是好的,這個難題就交給我們公部門長官思考囉~
阿明相信,如果有一天,買房的公設比例有了法源依據,一定會讓全國買房民眾感受大有為政府德政的辣!!
共 0 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