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e
貸款
履保
社宅
買房
代書
公安零容忍!441件高風險違建優先拆,頂加套房、營業廚房無一倖免
日盈社宅

公安零容忍!441件高風險違建優先拆,頂加套房、營業廚房無一倖免

2025/08/22 |  29 | 加入最愛

公安零容忍!441件高風險違建優先拆,頂加套房、營業廚房無一倖免

台北市強力執行違建拆除,上半年處理2823件,其中441件屬高公安風險案件。值得注意的是,133件屋頂違建雖加裝火災警報器,仍因潛在風險被列管拆除,顯示市府維護公安決心

台北市政府持續加強違建查處行動,根據建管處最新統計,2025年1月至6月已查處違章建築達2,823件,其中針對危及公共安全的案件,更優先列入專案處理,總計已拆除441件具高風險違建。這項數據顯示北市府正強力執行違建拆除政策,特別是針對可能引發火災、阻礙逃生與結構安全問題的高風險案件。

 

建管處處長虞積學指出,違建問題不僅嚴重影響都市景觀,更可能埋下公安風險。

因此,針對危及公安的違建類型,市府已建立明確優先處理機制。在441件高風險違建中,包含「占用防火間隔(巷)新違建」88件、「屋頂既存違建隔出3個以上使用單元」60件、「既存違建作營業性廚房使用」58件,以及「消防局通報違建發生火災案件」37件等。

 

特別引人關注的是,其中有133件是「屋頂既存違建加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」的案件。

建管處對此表示,雖然加裝警報器顯示使用者意識到相關風險,但這並不能改變違建本身的事實。處理原則是「會輔導民眾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,若限期沒裝,才會拆」。這表明即使違建戶試圖改善安全條件,仍無法避免被列管拆除的命運。

 

違建在台灣的普遍性與複雜性遠超一般人想像。根據《建築法》規定,違章建築是指「未經申請建造執照擅自建築,或未依建造執照施工,或使用變更使用用途者」。常見類型包括頂樓加蓋、陽台外推、一樓外擴等。雖然民眾可能出於空間使用需求而搭建違建,但公共安全與法治原則不能退讓。

 

執行違建拆除常面臨諸多挑戰,包括斷水斷電引發的民眾抗爭。

為確保作業順利推進,市府透過跨局處合作,必要時會同台電、自來水處、警察局及消防局等單位聯合執行。這種協作模式確保了拆除作業既能依法執行,又能兼顧現場安全。

 

對於頂樓加蓋的合法界線,根據《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》,頂樓加蓋面積原則上不超過該層樓地板面積1/8。若僅用於防水、遮雨、綠化、造景等較輕微用途,多數情況下會採取拍照列管、暫緩拆除的方式處理。然而,若是將頂樓加蓋作為出租套房等大規模施工使用,且超過法定面積,就會面臨立即被拆除的風險。

 

台北市政府自2015年9月1日起實施「遏止新增違章建築處理措施」,要求2015年9月1日以後領得使用執照之建築物,於辦理產權移轉時,需檢附開業建築師簽證的「無違建證明」。這項措施有效地從源頭遏制了新違建的產生。

 

台北市對違建強力取締,反映都市治理公共安全優先於個人空間需求的政策取向。

儘管違建可能出於民眾的實際空間需要,但潛在的公安風險不容忽視。隨著北市持續加強違建查報與拆除工作,並鼓勵市民透過1999熱線參與檢舉,未來可望建立更安全的都市環境。然而,如何從源頭減少違建產生,同時提供民眾合理的空間解決方案,仍是城市管理者需要持續思考的課題。
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