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購族必看!直接跟屋主買房三大自保絕招 | M傳媒
首購族必看!直接跟屋主買房三大自保絕招 | M傳媒
【M傳媒房產中心/專題報導】
「省下仲介費,直接跟屋主買房!」這個念頭讓多少首購族心動,卻也讓不少人踏入購屋陷阱,原來成交後發現漏水、壁癌,還有一線生機!
最近在購屋社團裡,熱門話題圍繞在「直接跟屋主買房該注意什麼?」特別是成交後才發現漏水、壁癌等重大問題時,到底該如何自救?這個問題困擾著無數想省仲介費的首購族。賣厝阿明直接點出關鍵:即使沒有透過仲介,屋主仍負有「物之瑕疵擔保責任」,但前提是買方必須在交易過程中做好自我保護。
「當初以為省下2%仲介費很聰明,後來才發現問題一堆!」
兩年前在新莊直接跟屋主買房的林小姐無奈地說。直接交易最危險的,就是少了房仲的專業把關。房仲在正常交易流程中,會協助確認產權狀況、調閱謄本、過濾賣方誠信,這些專業服務對首購族來說特別重要。讓人擔心的是,有些自售屋主之所以不透過房仲,就是因為房屋存在難以解決的瑕疵。這些問題在專業房仲的火眼金睛下無所遁形,但對缺乏經驗的首購族來說,卻像是隱形地雷,等到成交入住後才一一爆發。
實務上最常見的糾紛就是漏水問題。
台北市某位資深地政士透露:「很多漏水問題在晴天根本看不出來,要等到連續下雨或颱風過後才會現形,但那時候通常已經完成交屋了。」
賣厝阿明強調的「物之瑕疵擔保責任」,確實是買方的重要保障。
根據民法第354條規定,賣方必須擔保房屋在交屋時沒有價值或效用上的瑕疵。如果事後發現漏水、壁癌等重大問題,買方可以在發現後六個月內請求解除契約或減少價金。不過,法律雖然提供救濟途徑,實務上卻存在舉證困難的問題。買方必須證明這些瑕疵在交屋前就已經存在,而且賣方知情或應知卻未告知。這種舉證責任往往讓買方陷入「有理說不清」的困境。
律師事務所常見的案例是,買方花錢修繕後要求賣方賠償,卻因為無法證明瑕疵在交易前就已存在,最後只能自行吸收費用。這也是為什麼事前預防遠比事後補救重要。
賣厝阿明建議的三大保護措施,確實是直接交易的關鍵防線。
首先,「找合法地政士」能確保產權轉移過程合法安全,避免一屋二賣或產權不清的問題。其次,「履約保證」機制能確保價金安全。透過銀行或建經公司作為第三方保管價金,依照契約約定階段性撥款,這樣即使交易過程中出現問題,買方也能確保資金安全。最重要的是「押5%交屋尾款」。這筆保留款項應該在交屋後三個月到半年才支付,期間足夠買方觀察房屋在不同天氣条件下的實際狀況。特別是漏水問題,往往需要經過幾場大雨才能真正檢驗出來。
有經驗的買方還會在契約中加入「驗屋條款」,約定在交屋前有權委託專業驗屋公司進行檢測,如發現重大瑕疵可要求解約或減價。
隨著消費者意識抬頭,專業驗屋服務逐漸普及。
這些驗屋公司使用紅外線熱像儀、濕度計等專業設備,能夠檢測出肉眼難以發現的問題。雖然需要支付數千到上萬元的費用,但相比動輒數十萬的修繕費用,這個投資絕對值得。驗屋業者透露:「我們最常發現的就是頂樓漏水、浴室防水層失效、以及隱藏在裝潢後的壁癌問題。很多賣方在出售前會簡單粉刷遮掩,一般買方根本看不出來。」
特別是在梅雨季節或颱風過後立即驗屋,最能檢驗出房屋的真實狀況。建議買方可以選擇在這個時機點看屋,或是要求保留較長的交屋尾款期間,以便觀察房屋在不同季節的表現。
M觀點:直接跟屋主買房就像不請導遊自助旅行,雖然省錢但風險自負。
與其事後耗費心力求償,不如事前做好萬全準備。記住,在購屋這件人生大事上,專業服務的價值不僅在於促成交易,更在於風險控管。當你決定省下仲介費時,最好先把這些自保措施做到位。畢竟,買房不只是簽約付錢那麼簡單,後續的居住品質才是真正的考驗開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