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明Line帳號

遺產稅申報常見錯誤:這些地雷千萬別踩!

遺產稅申報常見錯誤:這些地雷千萬別踩!

2025/03/04 |  156 | 加入最愛

遺產稅申報常見錯誤:這些地雷千萬別踩!

遺產稅申報是財產傳承的重要環節,但許多家庭因不熟悉法規或疏忽細節,導致申報錯誤,甚至面臨補稅與罰款。根據國稅局統計,漏報資產、誤用扣除額與未及時申報是遺產稅申報最常見的三大錯誤。本文將詳細列舉這些地雷,並提供實用建議,幫助您順利完成遺產稅申報,避免不必要的損失!

 

一、常見錯誤1:漏報資產

 

錯誤情境

未申報海外存款、股票或不動產。

漏報被繼承人生前贈與的財產(如現金、珠寶)。

忽略虛擬資產(如比特幣、NFT)。

後果國稅局可追查漏報資產,可處以最高3倍稅額的罰款。若涉及故意隱匿,可能面臨刑事責任。

 

避免建議

全面清查財產:

包括銀行存款、股票、不動產、保險、海外資產等。

虛擬資產需依死亡當日市值計算。

檢視生前贈與紀錄: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的贈與,需併入遺產總額申報。

諮詢專業人士:若資產種類複雜,建議委任會計師或稅務顧問協助清查。

 

二、常見錯誤2:誤用扣除額

 

錯誤情境

未正確計算配偶、子女扣除額。

誤將非直系親屬(如兄弟姐妹)納入扣除額範圍。

未檢附喪葬費收據,導致扣除額被剔除。

後果扣除額計算錯誤,可能導致多繳稅款。若被國稅局認定為故意虛報,將處以罰款。

 

避免建議

確認扣除額適用對象:

僅限配偶、直系血親卑親屬(子女、孫子女)與直系血親尊親屬(父母)。

檢附完整證明文件:

喪葬費需提供收據或發票。身心障礙扣除額需檢附身心障礙手冊。

善用免稅額與扣除額:

確認免稅額1,333萬元與各項扣除額(配偶553萬、子女56/人等)是否正確計算。

 

三、常見錯誤3:未及時申報

 

錯誤情境

未在死亡日起6個月內完成申報。

未申請延期申報(最長可延3個月)。

未在期限內繳納稅款,導致加徵滯納金。

後果:遺產稅的納稅義務人沒有在期限內繳納稅款時,每超過3天,要按應納稅額加徵1%的滯納金,超過30天還沒有繳納的話,就會由稅務機關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所屬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,應該繳納的金額除了稅款和滯納金以外,還要從滯納期滿的隔天起算到納稅義務人繳納的那天止,依郵政儲金1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,按日加計利息一併徵收。(稅捐稽徵法第20條、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1條)

 

避免建議

掌握申報期限:

死亡日起6個月內完成申報,必要時可申請延期3個月。

提前準備文件:

死亡證明書、除戶戶籍謄本、財產清單等。

善用電子申報:

遺產總額3,000萬以上案件需線上申報,可節省時間並減少錯誤。

 

四、其他常見錯誤

 

錯誤1:低估不動產價值

問題:以市價申報不動產,而非「公告土地現值」與「房屋評定現值」。

建議:依國稅局公告價值申報,避免被補稅。

 

錯誤2:未申報農地或公共設施保留地

問題:誤以為農地或公共設施保留地免稅,而未申報。

建議:農地與公共設施保留地雖可扣除,但仍需列入遺產總額申報。

 

錯誤3:未妥善規劃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

問題:未在申報時一併提出,事後無法補申請。

建議:若適用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,需在申報時提出並檢附相關文件。

 

五、實用建議:如何避免申報錯誤

 

提前規劃:生前整理財產清單,並與家人溝通財產分配意願。

善用專業資源:委任會計師、稅務顧問或律師協助申報,確保合法節稅。

定期更新資訊:關注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最新公告,掌握法規變動。

 

M傳媒-遺產稅申報是一項複雜且重要的任務,稍有不慎就可能踩到地雷,導致補稅或罰款。透過本文列舉的常見錯誤與實用建議,希望能幫助您順利完成申報,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若您的資產規模龐大或涉及特殊情況(如海外資產、農地繼承),建議諮詢專業人士,量身打造最適合的申報策略!

(本文數據依財政部2025年公告為準,最新資訊請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查詢)

標籤 :